节点文献
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法较多,途径较多,还有待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进一步探讨、摸索,还有待我们每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尽职守则。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古人云:育人先育德。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德育放在了首位。当代的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德育放在各科教学的前沿,并不时地将德育巧妙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感悟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也特别注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我个人在教学一线的体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完成的。
一、结合我国近年来在体育方面的喜人成绩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经济上迅速腾飞,国家的多项事业均取得飞跃发展,作为国人备受关注的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清末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已摘掉,我国已成为当今亚洲的体育强国,而且有些体育项目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体育课上,我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我国体育的最新进展情况作为教学中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向学生讲解我国体育名人的故事。比如,大家都喜欢的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其实他自身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他能够坚持刻苦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这是他最终取得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的前提条件。为此,我还抽课余时间下载了奥运会、亚运会的开幕式和精彩看点,等到上室内课的时候,就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为国争光的热情,又能激励学生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
二、利用体育课中的小型比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中的小型比赛,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齐心协力的思想意识、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他们形成协调一致的思想共识,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三、利用课余时间谈心,走近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成长,还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趋向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过程中。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做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里被家长们迁就惯了,参加劳动锻炼较少,所以,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例如在体育达标测验中,有些同学由于缺乏拼劲,最后以几秒之差而达不到标准,在练习跳远时,怕鞋子搞脏,练习不认真。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细心、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合力抢占堡垒”,“钻山洞”等游戏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会对参加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又如长跑时出现“极点”,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在比赛中对方进行侵入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节节胜利时,是谨慎从事,还是骄横自大等。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的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操场上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形队列的合理调动、变换;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应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活动还要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肓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能使失败者慢慢养成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总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法较多,途径较多,还有待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进一步探讨、摸索,还有待我们每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尽职守责。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古人云:育人先育德。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德育放在了首位。当代的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德育放在各科教学的前沿,并不时地将德育巧妙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感悟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也特别注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我个人在教学一线的体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完成的。
一、结合我国近年来在体育方面的喜人成绩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经济上迅速腾飞,国家的多项事业均取得飞跃发展,作为国人备受关注的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清末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已摘掉,我国已成为当今亚洲的体育强国,而且有些体育项目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体育课上,我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我国体育的最新进展情况作为教学中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向学生讲解我国体育名人的故事。比如,大家都喜欢的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其实他自身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他能够坚持刻苦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这是他最终取得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的前提条件。为此,我还抽课余时间下载了奥运会、亚运会的开幕式和精彩看点,等到上室内课的时候,就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为国争光的热情,又能激励学生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
二、利用体育课中的小型比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中的小型比赛,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齐心协力的思想意识、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他们形成协调一致的思想共识,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三、利用课余时间谈心,走近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成长,还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趋向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过程中。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做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里被家长们迁就惯了,参加劳动锻炼较少,所以,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例如在体育达标测验中,有些同学由于缺乏拼劲,最后以几秒之差而达不到标准,在练习跳远时,怕鞋子搞脏,练习不认真。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细心、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合力抢占堡垒”,“钻山洞”等游戏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会对参加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又如长跑时出现“极点”,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在比赛中对方进行侵入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节节胜利时,是谨慎从事,还是骄横自大等。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的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操场上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形队列的合理调动、变换;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应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活动还要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肓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能使失败者慢慢养成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总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法较多,途径较多,还有待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进一步探讨、摸索,还有待我们每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尽职守责。
- 【发布时间】2014/10/4 23:01:50
- 【点击频次】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