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历史课堂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三种途径

 

【作者】 周长清

【机构】 新疆第二师八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怎么培养,教师采取什么方法使学生的能力提升,仍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教学法、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法  学习方法   舞台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对每一位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都是全新的问题和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倡导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校在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通过问题教学法、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
  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人类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历来是人们学习的良方。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在学习中要“不耻下问”,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西方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应用“产婆术”,就是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得知识。可见,“问题法”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时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当代,随着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收到广泛的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它的不可逆转性,凡是历史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客观的存在。二是现在的历史教材,对历史人物、事件大多基本都有了结论。因此,我们历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历史知识的传播,而应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进而生成新的理念和观念,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问题的提问方法主要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
        1、知识提问
  知识提问在回答问题时不需要深刻的思考,一般是作为理解的过渡。
        2、理解提问
        理解提问通常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般以“怎样”、“哪些”此类题型出现。
        3、应用提问
        应用提问是老师通过一个简单问题做引子,让学生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储备来解决新的问题,进而使学生一定程度上生成新的问题。如: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西门子如果要发明发电机他必须具备怎样的科学知识和素养?如果西门子处于瓦特的年代他能有这样的成果吗?为什么?比较两次工业革命革命有什么异同?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设计成对比表格,学生一目了然,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然后再给学生提问:在当今的世界如果再爆发一次科技革命,你认为内容会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样的问题会形成问题的生成,老师也会无法预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扩宽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历史事实来陈述、分析历史知识和观点,形成论从史出的良好历史思维,打下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原则;论从史出的观点;“当仁,不让于师”的质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取得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让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关键的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师生观、教学观,最大限度的创造让学生表现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适当的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平台的搭建可以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模拟进入“历史角色”。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对历史要感知、认识、进而得出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以后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作为“主体”进入角色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是一个难点,其中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可以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苏格拉底、大法官、陪审团成员,来模拟当时审判的现场,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价。这样,学生不但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认知雅典的民主和缺陷,而且培养了他们驾驭知识的能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认识问题能力得以提升。
        总之,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比较喜欢这些提升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也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带来的乐趣和收获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不断的探索和践行。
  • 【发布时间】2014/10/4 23:26:30
  • 【点击频次】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