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英语素养
【关键词】 ;
【正文】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是中学阶段刻不容缓的任务。面临新的教学改革,教师如何不失时机地把素质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素养、英语综合能力,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英语素养内容及特点:
英语素养的内容,就语言本身来讲,主要是听、说、读、写、译。只有通过几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才能发展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英语是一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和了解文化传统中有价值取向的文化信息。英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和语义知识的影响;要善于排除母语的影响,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素养与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语言素质的培养
英语素养重要的是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具有的最重要的语言素质。
1.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简笔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教学手段,它的作用在于运用简洁的绘画语言,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能与教师的课堂讲解相得益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熟练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2. 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去做事情;语言环境对人们语言功能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有关狼孩的报道,就是一个有力证据。学生正是缺乏了感性认识和刺激语言产生的环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之一。①?实物情景。充分利用学生所具有的实物——所穿衣物和学习用具的大小、颜色、长短等各种特点来创设情景,使抽象句子与具体实物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实践。
二、听说素养的培养
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
加强听力训练,重视听力技巧培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听力是一项相当难的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学会同步检索,哪些材料听时要记牢,哪些材料可遗弃,要选择正确,学会捕捉关键词语;也要教会学生预测,针对讲话人的态度,下文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还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技巧和理解技巧,并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第二,加强说的训练,快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以下训练方法:①?通过做值日生报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先从最简单的做值日生报告开始,让每天的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出席人数、日期、天气等情况。达到较流利地用英语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做的值日,最近自己又遇到哪些问题等。这项练习每天能涉及一组学生,约占班级25%。②?通过背诵、复述课文,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③?通过现代化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④通过“一分钟”谈话,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一分钟”(mini-talk)即在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请若干名学生自由谈话。可利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谈论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情境,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及存在的状态。?听说是密切相关的,听中有说,说中有听。中学的听力教材大多篇幅较短,话题也相对直截了当,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热身”?,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再说,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组织一些辩论。
三、读的素质及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而科学的阅读习惯,用各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主要做法有:
1.将阅读分为精读、泛读两种。精读是指教师所选的阅读材料为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由教师重点辅导,要求学生精心细读,将阅读提问与材料内容结合考虑,把中心思想、语法结构及词汇用法等吃准、吃透。泛读是指学生根据各自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选阅读材料,快速浏览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要求学生练阅读速度,练英语思维能力,并能迅速获取所需阅读对象信息。
2.强调阅读与情感结合。在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产生阅读愿望,进入适度兴趣状态,以体验、发展和强化阅读英语的兴趣,并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磨练学生在阅读中克服困难的意志。③?改掉只能用“翻译法”阅读的陋习。目前的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往往是先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然后再通过汉语这个中介把握阅读对象的语言信息,这样不仅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其阅读效果没有了阅读对象中的精髓内容“英语思想”。于是我们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在思想上扮演阅读对象中的角色,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以提高效率与效果。④?要求细细品味中外文化差异。英语蕴含着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训练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使用教学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联系身边日常生活,激发阅读兴趣,在品味中外文化差异中不知不觉地产生英语语感和悟性,培养了跨文化阅读和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⑤适当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作业,如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利,对阅读素质的培养也有利。
当然,学生英语素养还应体现在英语迁移能力、语言生成能力。保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一、英语素养内容及特点:
英语素养的内容,就语言本身来讲,主要是听、说、读、写、译。只有通过几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才能发展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英语是一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和了解文化传统中有价值取向的文化信息。英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和语义知识的影响;要善于排除母语的影响,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素养与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语言素质的培养
英语素养重要的是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具有的最重要的语言素质。
1.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简笔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教学手段,它的作用在于运用简洁的绘画语言,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能与教师的课堂讲解相得益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熟练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2. 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去做事情;语言环境对人们语言功能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有关狼孩的报道,就是一个有力证据。学生正是缺乏了感性认识和刺激语言产生的环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之一。①?实物情景。充分利用学生所具有的实物——所穿衣物和学习用具的大小、颜色、长短等各种特点来创设情景,使抽象句子与具体实物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实践。
二、听说素养的培养
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
加强听力训练,重视听力技巧培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听力是一项相当难的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学会同步检索,哪些材料听时要记牢,哪些材料可遗弃,要选择正确,学会捕捉关键词语;也要教会学生预测,针对讲话人的态度,下文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还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技巧和理解技巧,并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第二,加强说的训练,快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以下训练方法:①?通过做值日生报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先从最简单的做值日生报告开始,让每天的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出席人数、日期、天气等情况。达到较流利地用英语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做的值日,最近自己又遇到哪些问题等。这项练习每天能涉及一组学生,约占班级25%。②?通过背诵、复述课文,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③?通过现代化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④通过“一分钟”谈话,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一分钟”(mini-talk)即在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请若干名学生自由谈话。可利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谈论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情境,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及存在的状态。?听说是密切相关的,听中有说,说中有听。中学的听力教材大多篇幅较短,话题也相对直截了当,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热身”?,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再说,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组织一些辩论。
三、读的素质及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而科学的阅读习惯,用各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主要做法有:
1.将阅读分为精读、泛读两种。精读是指教师所选的阅读材料为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由教师重点辅导,要求学生精心细读,将阅读提问与材料内容结合考虑,把中心思想、语法结构及词汇用法等吃准、吃透。泛读是指学生根据各自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选阅读材料,快速浏览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要求学生练阅读速度,练英语思维能力,并能迅速获取所需阅读对象信息。
2.强调阅读与情感结合。在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产生阅读愿望,进入适度兴趣状态,以体验、发展和强化阅读英语的兴趣,并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磨练学生在阅读中克服困难的意志。③?改掉只能用“翻译法”阅读的陋习。目前的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往往是先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然后再通过汉语这个中介把握阅读对象的语言信息,这样不仅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其阅读效果没有了阅读对象中的精髓内容“英语思想”。于是我们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在思想上扮演阅读对象中的角色,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以提高效率与效果。④?要求细细品味中外文化差异。英语蕴含着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训练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使用教学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联系身边日常生活,激发阅读兴趣,在品味中外文化差异中不知不觉地产生英语语感和悟性,培养了跨文化阅读和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⑤适当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作业,如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利,对阅读素质的培养也有利。
当然,学生英语素养还应体现在英语迁移能力、语言生成能力。保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17:59
- 【点击频次】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