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党校图书馆转变工作理念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 鹿 梅

【机构】 中共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党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将被时代的浪潮推向学校的信息中心、推向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浪尖。这样无疑对图书馆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必须认清形势,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传统工作方法。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  转变工作理念
  建国以来走过的道路说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党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将被时代的浪潮推向学校的信息中心、推向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浪尖。这样无疑对图书馆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被浪潮所淹没,图书馆必须认清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改变传统工作方法,抛弃等靠的陋习。21世纪应该树立“没叫干就先干”的工作理念,把握时机,争取主动,振作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图书馆工作,创造出“馅饼”,让大家享用,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形成,给学校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是逃避还是积极投入?回答是不一样的。有的不闻不问,有的不思进取,有的埋怨发展太快。这样的人,结局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被淘汰。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不进则退,决不会因为有人跟不上而停止前进。因此,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用实际行动跟上时代步伐,并争取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在党校教育中,图书馆虽然被学校定为教育教学的二线人员或后勤人员。但是,作为图书馆本身,完全可以超越二线,把自己作为既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二线人员,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人员。目前,在二期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自己特有的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掀起浪花。
  1、 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我校读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参与面广。每次读书系列活动,只要没有特殊原因,基本上要求全体学生参加。 读书活动的特点之二,是采用系列形式。图书馆根据各阶段的教育重点,围绕不同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这里的系列包含了结合主题的各种形式:宣传专栏、推荐图书、指导阅读、辅导写作、书评交流、评比颁奖、参观考察、游园活动、隆重仪式、捐赠图书、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绘画设计、电脑作品、模型制作、开设讲座、成果展示等等。
  由于大部分学校历来对图书馆人员的配备不如教师队伍那么重视,对图书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图书馆老师的素质和能力从整体上与教师队伍相比,确实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被定为二线人员,进入课堂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少。还由于图书馆老师本身有自卑感,管理学生显得办法不多。学校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技术管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都需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需要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尤其在目前,图书馆将向学校信息中心转型,图书馆老师将承担学校信息中心的工作,面对如此巨大的改革,如此艰巨的重任,图书馆老师更是力不从心了。但是,也给图书馆老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给图书馆工作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能力日益成为现代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因此,图书馆人员必须尽快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首先努力学习邓小平三个代表理论,明确学校中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是学生。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教育和服务的双重任务,必须具备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讲奉献,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
  3、  提高专业水平素质。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电子计算机技术,冲击着原来的专业知识结构。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速度。我馆全体成员按要求积极参加了本专业业务培训并合格。我们还走出校门虚心向先进的同行取经,组织全体馆员参观位育党校等学校,学习他们管理和服务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宝贵经验,再结合本馆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取长补短,不断创新。
  3. 提高应用现代化技术能力。重点在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图书馆现代化必须依赖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不少学校随着扩建或搬迁而装备了最现代化的设备。
  图书馆可结合教育形势,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特色,合理调整和设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方式和服务模式。通过搜索、挖掘、分类标引,组织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建立索引动态连接等,主动为师生提供超前服务,及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提高参考咨询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传递速度,从而提升自己参考咨询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姗姗、图书馆人主体意识的转换、图书馆杂志、2001、10山东
  2黄晓花.夏梅花 试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实现途径 [期刊论文] -新余高专学报2008(6) 
  3陈艳 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优化初探 [期刊论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 
  4 江腾 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期刊论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 
  5 缪晓燕 浅议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期刊论文]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 
  6王景艳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期刊论文]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10) 
  7池媛 图书馆核心价值视野中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分析 [期刊论文] -情报资料工作2008(6)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34:01
  • 【点击频次】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