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特教学校作文教学更应创新

 

【作者】 李月华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特教学校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聋生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聋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的聋校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聋校作文创新教学,以及聋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同行共勉。
  一、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特殊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改革的成败在教师。聋校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广大聋校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一)给聋生作文创造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新课标与旧大纲相比,提倡自由表达是新课标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地给聋生作文创造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聋生的生命活力,加强聋生作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打破为文而文的僵局传统聋校作文教学只定格在叙述、作文课上,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往往让聋生产生“作文生畏”的心理,不仅害怕写作文,而且即使写出作文,质量也不高。教师应把作文放在平时(不仅局限于叙述、作文课),引导聋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给足自由,激发聋生的写作激情,尽情倾吐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体现自我创造性。2.让聋生作文贴近生活有感而发是聋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聋生虽然身心缺陷,但他们的观察力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让聋生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有言要发,拓宽作文训练的渠道。让聋生在生活中,展开联想与想象,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有感而作,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二)给聋生作文“解禁”
  传统聋校作文教学,给聋生人为制造了不少“禁区”,不利于聋生作文创新精神的释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下,教师应给聋生作文“解禁”,给聋生作文提供广阔、灵活的环境。就是要淡化文种要求,少写命题作文。聋生作文创新教学应尽量减少表达形式对聋生的束缚,除有文体特别要求外,应积极鼓励聋生创新,选择合适的角度,有感而发,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百花齐放竞争艳。2.不拘一格地选材、立意教师应积极引导聋生拓展、丰富作文表达的内容,不限制作文题材,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找准贴近自己写作的侧重点,一切的见闻、感受、想象均可写进作文,抒发自己的个性。3.优化作文评价体系坚持以提高聋生作文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作文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实行开放式评价。
  二、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活动
  (一)培养聋生写话的兴趣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聋生写作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导致聋生写作缺乏自由表达的快乐,而是焦急──怕写作文,写不出来,、写差了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培养聋生写作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培养聋生写作的兴趣,打破不会写、写不好的局面,我找到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从中选取了一篇《我们的学校》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短小、贴近聋生生活的作文,聋生一读便懂,有的不住地点头,有的还起身走到窗前,环视了一下校园景物。当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只有八岁的学生的作文,而且还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时,聋生很惊异,我告诉学生:“其实,你们一样可以写好作文的,只是你们平时不注意观察,你们去看看我们的学校,也写写吧!”聋生飞快地跑出教室,五分钟后回来了,一个个提笔就写起来,比平时快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我感到十分高兴。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培养兴趣爱好的前提。我们应宽容聋生,用心聆听他们天使般的声音,童言无忌。
  (二)让聋生多体验生活
  生活多姿多彩,在聋生的世界里,同样有许多有趣的事、精彩的活动。如果把聋生作文框定在叙述、作文课上,让聋生脱离生活实际,只会抹杀聋生的写作兴趣,误入为文而文的歧途。在今年4月的一次辅导时,我辅导学生完成《一课一练》上的习题。当学生做到“看图,记一次游戏活动”一题时,他们一个个直摇头,东张西望……终于,有一个学生“大胆”地示意我:“汤老师,我们不会写。”原来,习题出示了“老鹰捉小鸡”、“拔河”、“抢座位”和“带球过瓶” 四个游戏画面。我问学生:“你们以前做过这些游戏吗?”学生齐刷刷地说:“没有、没有……”“那好,现在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做一做这些游戏。”我说。我和学生来到操场上,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兴高采烈地做了“老鹰捉小鸡”和“抢座位”两个游戏。回到教室,还没等我说话,学生很快地写起来。其中一个学生写道:“今天下午,汤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做游戏。程强当‘老鹰’,我当‘老母鸡’,其它他同学当‘小鸡’。游戏开始了,‘老鹰’不停地东扑西窜,想抓‘小鸡’吃,‘老母鸡’张开翅膀,拼命地保护‘小鸡’,‘小鸡’在‘鸡妈妈’身后东藏西躲,始终不让‘老鹰’捉住……”
  相比以前的作文,他写得太好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童趣可贵。
  (三)培养聋生练笔的习惯
  尽管聋生有了很多快乐的生活体验,但若不常练笔,那么,再有好的素材也可能忘记,进不了作文中,等要写时,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想都想不起来了,何谈写出来呢?
  那天,我刚走进教室,只见大多数学生“吱、吱哧哧”发笑,坐在前面的偷偷向后张望。我扫视了教室,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耳朵上多了装饰性耳环。我想生气,突然灵机一动,亲切地问:“同学们,学生允许戴耳环吗?”一个男生大声地说:“不可以!不可以!”我又说:“为什么成年人可以戴耳环呢?你们用笔写下来让老师看看!”戴耳环的女生这样写道:“……我们现在是学生,应该衣着整洁,仪态大方,不能戴耳环、项链。但是我们以后长大了,找到了工作,有了钱可以买更多的金耳环、金项链……”
  (四)培养聋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作文后,要引导聋生多读、多思,力争有所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文。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应引导聋生先自己改,互相改,小组评,然后教师点评。点评时,充分肯定写得好的,对不足的地方指出来,提出希望和建议。
  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深信,只有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夯实聋生写作基础,创造性地实施作文教学活动,才能享受到作文教学的快乐,见到“百花齐放”的情景。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39:55
  • 【点击频次】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