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日记是培养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 索朗塔杰

【机构】 西藏萨迦县吉定镇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藏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碰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是学生的藏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给学生布置作文,学生总是紧皱眉头,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似乎写作已成为学生的负担,并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没有新意,甚至有雷同之处。在学生当中也流传着“作文难,因为没有话可说,没有词句可用,提起作文就心烦”的顺溜。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作文可以衡量学生认识、理解事物的水平,检验学生将有声语言转化为文字符号,能用科学而精美的语言符号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认知过程。因而作文训练在藏语文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善于引到学生,使之由短到长,由易到难。
  如何才能通过有效地藏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仅仅靠几堂作文训练课,要想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很难做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该在平时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要达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中,感觉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传统的写日记的方法。由于日记随意性强,时间及时,篇幅短小,又没有固定的格式。因此,从这方面入手便于走捷径。我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主要本着因人而宜的原则,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自己所擅长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抒情、议论等,写作时应尽量扬长避短。为此,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写日记,概括起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随意抒发,言之有物
  顺其个人的经历、思维及感情,随意抒发,言之有物即可。有很多学生喜欢写随笔,也就是将自己一天生活中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按事情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体会。为此,我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先顺着学生的思路回忆当天经历过的事,再进行思索、选择、整理,写好写作提纲。动笔时,再推敲词句,安排层次及结构。在刚开始动笔写日记的时候,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事物,勤动笔。比如:先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可以是某一刻脑海中浮现的一个镜头,可以是一瞬间眼前的一个物体,只要二三百字即可,等学生形成了写作习惯后,有了一定的进展,不再为二三百字的片段发愁时,就再进行详略得当的选材及选词造句,的训练。最后达到注重文美的提炼过程。
  二、归纳整理,深入挖掘
     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可进入第二阶段的练习,也就是开始慢慢尝试哲理散文的写作。这时教师应重在教给学生观察、体验、联想的方法,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并且善于透过观察的现象看到其本质的、规律的东西。这时的写作练习便要要求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纵意而谈,引申发挥,或由此及彼展开丰富开阔的联想,要引导学生既要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所记人和事的特征,表达自己鲜明的思想感情,又要通过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使日记中所反映的人或事更加具体、生动、感人,使日记的主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日记,一经整理加工,便是一篇较好的散文、杂感、小品文等。
  三、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日记写作指导,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就一个班级来说,可以把日记的写作指导大体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刚开始写的时候,重点指导他们从随笔练起,培养他们能从日常生活中选出有记叙意义的材料,并能条理清楚地记叙下来。有的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往往习惯摘抄,或是照他原来学过的文章抄写和模仿。有的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就盲目地进行批评,这是较为错误的做法。仿写是初学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我们人类在学习任何一项技术的开始,都有一个“依样画葫芦”模仿过程。古人对作文有“三偷”的说法: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里的“偷”就是模仿的意思,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模拟一个“榜样”的行为。可见我们的学生还处于“浅者偷其字”的环节当中,尤其是那些对写作训练本身就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我们就更应该鼓励他们仿写。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观察,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并能使他们把观察的结果尽可能完善地表达出来。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记叙能力之时,就可以指导他们学写点哲理散文,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就各个不同的学生来说,分类指导,可以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语文程度较差的学生学写随笔,难度小,可以避免那种因畏难情绪而消极对待写作的情况。语文程度较高的学生,指导他们写哲理散文,在写作过程中,使他们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在追求较深的立意和相对完美的表达方式上下功夫。这样,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长期坚持下来,他们的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及情感状况,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养成自觉地、经常性地进行小练笔,当学生形成这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时,学生就不会再有写作困难的现象出现,就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涓涓细流跃然纸上。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42:48
  • 【点击频次】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