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初探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是本文阐述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首先从整合的定义谈起,探讨了信息化时代二者整合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发展性,并指出了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阅读教学 整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质和语文阅读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谈一些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所谓整合,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使系统内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使之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使要素发挥更大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声音、图画、声像等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现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现代研究表明:人们的大脑获得信息有几种方式,当我们接受信息时,采用的方式越多,学习和记忆就越容易。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但是在文字阅读的同时如果加上声音,则会学得更好。如果再有图形和动作,那么效果就更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把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保持协调一致,从而深化阅读教学。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需要构建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其间必定包含现代信息技术的要素,因而更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合理性
阅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不仅具有直观教学的优点,而且还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的特点,能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氛围。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氛围,在虚拟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探究情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要实现学生自主阅读,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独立阅读的实际水平与需要达到阅读水平之间的差距。灵活的将自主探究的过程加以分解,及时呈现有结构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
(三)运用信息技术分析点评,在交互观摩中培养阅读创新意识
利用网络教室的点播功能,将一些具有代表性阅读设计及问题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鼓励学生分角色读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总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恰当的选择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实现课堂结构优化,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会。找准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别的学生交换意见和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协作交流,共享网上搜集到的材料,组合优化各种有价值的材料,再全班交流。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资料。并且边读边看边进行协作探究后,各小组把本组学习成果做成演示稿,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六)运用网络技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效率
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的阅读量大。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有时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量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不但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与整合的发展性
在越来越提倡“开放化”、“发展化”、“个性化”教学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更加适合未来的发展。
1、信息技术中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剌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形象、亲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网络搜索和网络阅读可以解决学生间接经验不足的缺失,弥补直接经验不足的问题。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可以搜索自己写作时所需要的相关材料、相关思路,网络的作用胜于无数个图书馆,胜于无数个老师。
3、利用因特网、学校局域网、虚拟网,开发阅读资源,建立教学网站、个人网页,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能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提高适应信息时代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误区
1、认为在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越好
信息技术运用与实际教学时下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在一些教学评优活动中,评价标准就是必须展示计算机、视频展台等高档媒体,这就使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媒体的高档性、多样性。有些课件能用幻灯片制作,非用flash制作不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论计算机、投影仪、电视传递的信息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因此,只要最适合的媒体,不论高档与否,都要最佳优化组合。
2、认为在教学中,展示的媒体越多越好
例如有一个教师在教学《翠鸟》一文时,课文的呈现全部利用媒体展示,学生不是忙着欣赏翠鸟的照片,就是忙着欣赏翠鸟的录像,课堂上再也听不见朗朗的读书声,再也看不到语文知识的训练。统观这堂课,教学过程非常生动有趣,师生参与程度极高,但是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多媒体所呈现的内容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生动、有趣的画面,而该课的主要任务,对作者平实质朴的语言的品味揣摩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信息技术抢夺了阅读教学的地位,使文学作品变成了“影视”作品。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本末倒置。
3、多媒体系统代替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没有信息技术加入的阅读教学难免有些空洞乏味。只是一味听老师讲解或是针对于单一的语文教材所进行的理解都是比较枯燥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有不能够令人满意的。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决不是包办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而非多媒体系统。教学的指挥、调度应该掌握在教师手中,不要将指挥棒教给多媒体。目前有些多媒体教学课堂,多媒体在整个40分钟轮流使用,使人眼花缭乱,教师不写板书,教学语言很少,一切依靠多媒体传递。这样的情况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少。这就充分反映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有待于提高。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发挥母语教学的优势,与时俱进,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阅读教学 整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质和语文阅读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谈一些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所谓整合,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使系统内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使之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使要素发挥更大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声音、图画、声像等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现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现代研究表明:人们的大脑获得信息有几种方式,当我们接受信息时,采用的方式越多,学习和记忆就越容易。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但是在文字阅读的同时如果加上声音,则会学得更好。如果再有图形和动作,那么效果就更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把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保持协调一致,从而深化阅读教学。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需要构建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其间必定包含现代信息技术的要素,因而更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合理性
阅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不仅具有直观教学的优点,而且还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的特点,能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氛围。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氛围,在虚拟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探究情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要实现学生自主阅读,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独立阅读的实际水平与需要达到阅读水平之间的差距。灵活的将自主探究的过程加以分解,及时呈现有结构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
(三)运用信息技术分析点评,在交互观摩中培养阅读创新意识
利用网络教室的点播功能,将一些具有代表性阅读设计及问题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鼓励学生分角色读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总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恰当的选择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实现课堂结构优化,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会。找准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别的学生交换意见和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协作交流,共享网上搜集到的材料,组合优化各种有价值的材料,再全班交流。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资料。并且边读边看边进行协作探究后,各小组把本组学习成果做成演示稿,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六)运用网络技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效率
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的阅读量大。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有时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量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不但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与整合的发展性
在越来越提倡“开放化”、“发展化”、“个性化”教学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更加适合未来的发展。
1、信息技术中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剌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形象、亲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网络搜索和网络阅读可以解决学生间接经验不足的缺失,弥补直接经验不足的问题。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可以搜索自己写作时所需要的相关材料、相关思路,网络的作用胜于无数个图书馆,胜于无数个老师。
3、利用因特网、学校局域网、虚拟网,开发阅读资源,建立教学网站、个人网页,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能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提高适应信息时代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误区
1、认为在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越好
信息技术运用与实际教学时下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在一些教学评优活动中,评价标准就是必须展示计算机、视频展台等高档媒体,这就使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媒体的高档性、多样性。有些课件能用幻灯片制作,非用flash制作不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论计算机、投影仪、电视传递的信息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因此,只要最适合的媒体,不论高档与否,都要最佳优化组合。
2、认为在教学中,展示的媒体越多越好
例如有一个教师在教学《翠鸟》一文时,课文的呈现全部利用媒体展示,学生不是忙着欣赏翠鸟的照片,就是忙着欣赏翠鸟的录像,课堂上再也听不见朗朗的读书声,再也看不到语文知识的训练。统观这堂课,教学过程非常生动有趣,师生参与程度极高,但是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多媒体所呈现的内容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生动、有趣的画面,而该课的主要任务,对作者平实质朴的语言的品味揣摩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信息技术抢夺了阅读教学的地位,使文学作品变成了“影视”作品。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本末倒置。
3、多媒体系统代替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没有信息技术加入的阅读教学难免有些空洞乏味。只是一味听老师讲解或是针对于单一的语文教材所进行的理解都是比较枯燥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有不能够令人满意的。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决不是包办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而非多媒体系统。教学的指挥、调度应该掌握在教师手中,不要将指挥棒教给多媒体。目前有些多媒体教学课堂,多媒体在整个40分钟轮流使用,使人眼花缭乱,教师不写板书,教学语言很少,一切依靠多媒体传递。这样的情况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少。这就充分反映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有待于提高。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发挥母语教学的优势,与时俱进,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56:46
- 【点击频次】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