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化学导入环节的若干策略

 

【作者】 德庆措姆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虽然这个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仅占3~5分钟,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将谈谈几种重要的策略。
  1、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示模型导入课堂,在高一和高二的有机化学教学时,是一个实用性很高的方法。在讲到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单纯的语言解释是很空洞的,也很难让学生想象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进入从三维角度观察有机物的知识领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法。这种直观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客观存在的事物,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同时,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许多课型中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用科学实验也是化学课堂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实验导入”就是指运用科学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获得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进入探究与学习的状态。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方法,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以探究思维能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质疑、引趣、争辩等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根据需要在探究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恰当引导,以达到引发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3、旧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 旧知识导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的知识的讲授作好铺垫。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让课堂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知识或已有的经验,新旧联系,承上启下,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4、利用热门话题、新闻事件导入
  在化学教学中,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会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低碳经济、能源危机、新材料、新科学等热门话题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以此作为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关注社会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巧妙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导入课堂,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5、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指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当然,作为课堂导入的故事首先必须和课堂内容相关,同时要求教师的语言讲求艺术性,生动活泼,简练,避免冗长拖沓。只有这样,才会在实际教学中取得应有的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门见法,习题演练法,讨论法等等。
  总之,教无定法,导无定规。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化学课堂才能称之“有效、优效、高效”的课堂。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57:32
  • 【点击频次】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