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 赵利平 吴德刚

【机构】 河南商丘工学院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的实验教学现状,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实验室硬件配备、师资力量、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考核方法五个实验教学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应用人才;培养;
【正文】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1]。实验过程是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如何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成为高校尤其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实验教学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实验设备投入、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验考核方法等五大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 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其软、硬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突出的是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本就不能适应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改革实验教学,构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强、应用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验教学。
  1.优化组合,独立开设实验课
  传统的实验教学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虽然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很难使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根本不能使实验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根据专业不同,对所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统一分类、整合优化,使其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即创设独立设课的新颖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独立设课的实验,配有多项实验项目,它不仅涵盖了基础型类、综合类、还专门设置了设计类、创新类实验项目。实验教师,根据专业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实验项目,安排出基础类、综合类、设计类实验项目所占的份额,也可根据需要,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培养不同方向的需要。
  如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其实包括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其实验就可以独立开课,实验内容包括常用仪器操作、不同章节的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实行独立的学分,独立的开课时间,独立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通过独立开课,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创新为导向的新颖教学模式。
  ⑴针对基础类实验,可以选用一种课外预习、课内实验、课外完成实验报告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验方式。针对综合类、设计类实验,可以选用一种实验教师课外答疑、课内指导,学生课外查新、课内外设计与仿真、课内外制作与调试的课内外师生互动的实验方式。此外,还将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帮助查阅最新中英文献,利用专家讲座、学术论文竞赛和优秀成果展览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研究、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初稿,师生共同改进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测试,最终完成实验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⑵针对综合、设计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如“机器人技术”、“电子电路设计”等,选用课题研究式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即实验指导教师提出设计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查阅文献资料、制定设计方案、测试、制作,同时要求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的前提下,逐步针对性的进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补充、优化实验室资源,在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同时,建立科研导师制度。
  3.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内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少制定单独的实验考核方案,一般都将实验报告作为最终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没有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致使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课后互相抄袭实验报告,根本达不到实验应有的目的。
  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制定完善的实验考核方法,加大实验环节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份额。具体的实施方法是:⑴实验考核不仅仅涉及实验报告,而且覆盖每次的实验过程和每次的实验结果。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精心准备、全身心地对待每次实验,使实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⑵对实验课程进行独立考核,考试题目可采取学生抽签随机确定,考核方式可采取口试和实际操作两个类别,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不仅要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实验实际操作技能。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达到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⑶实验的最终成绩应涵盖实验的预习、过程、结果及实验报告等多个方面。这样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很好、全面的督导到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际操作等多个环节,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实验中去。
  4.调整、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管理体制、分配机制的改革精神,对实验教师队伍进行调整、加强,力争将其打造成一支结构合理、稳定;业务精干、能力强、素质高尚的实验室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岗位责任制度”、制定和落实“吸收高学历、高职称或双师型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工作”等措施,推行鼓励优秀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验教学工作,逐步改变实验室教师队伍地位低、条件差的状况,争取最大限度的提高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加大对实验室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要积极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参加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活动的机会,提供课题研究环境、制定相应的技术等级考核、评定方案,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实验室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管理水平,为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5.整合、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实验室资源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软、硬件设施,只有拥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才有可能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学校要及时根据学科发展、专业特点及学生发展规模,及时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包括适时更新实验教学设备,特别要加快基础课程教学仪器的更新率,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此外,还要适时引进和补充一些代表学科前沿方向的研究性实验仪器,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及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三、结束语
  全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实验教学在提高人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为开创新世纪高校实验教学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 【发布时间】2014/4/2 23:15:48
  • 【点击频次】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