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

 

【作者】 旦 增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内容,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学生很怕数学、不喜欢数学,笔者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数学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因而觉得学习数学没有多大的作用,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如何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生活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要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知。”为此,教师应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引入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发展数学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数学教学: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二、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渗透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而强有力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包括转换思想、对应思想、归纳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因此让学生仅仅认识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的化归思想,它是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求得解决。如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的讨论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
  三、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为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 ,但一碰到实际生活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的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 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长期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数学教学所培养的只是少数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因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注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教师可以让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学生会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甚至有的小组还统计出遵守交通法规和违章的有关数据。这些通过学生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深刻得多,而且能使学生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应用题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 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们又从中了解了社会。
  参考文献:
  1.秦冬女;创设生活化数学课堂 体验生活化数学[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7期
  2.薛玉平;联系生活实际 使数学生活化[J];陕西教育(行政);2010年Z2期
  3.黄丽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探[J];教育艺术;2009年11期
  4.徐庆华;让数学走向生活化[J];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5.时晓江;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J];文教资料;2005年18期
  • 【发布时间】2014/11/17 16:12:19
  • 【点击频次】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