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刘 慧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课堂辅助教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运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精心设制、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如不受时间、空间、微观的限制,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春晓》一课时,我是这样导人的(用课件展示):春天早晨,小鸟在快乐地歌唱,夜晚沙沙的风声雨声,美丽的小河边,花儿被吹落了……同时,播放出鸟鸣、风吹柳枝、河面上洒满了各色的花儿的音乐,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不断想像、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不知不觉地有感情地背诵出这首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下面就来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教学,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其实效性。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切不可做表面文章。
        2、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3、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它突破了传统的媒体限制,以其随机灵活的特点,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为广大教师所青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投影和幻灯等教学手段一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大,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不能忽视各具特色,各有特长的其它媒体,幻灯,录像,实场投影等传统媒体在提供事实,创设情境等方面仍大有可为。俗话说:不选最贵的,只选最好的。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这和幻灯有什么区别?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才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二、 通过多媒体,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范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响到本课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范唱及讲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唱录音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节奏的快慢、乐曲的特点(声音的欢快、是舒缓、是柔美、是诙谐……),范唱带对学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导作用。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例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合唱的效果。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欣赏。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三、利用电脑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1、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学生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而情感是不能强迫的,情感体验是不能替代的。缺乏主动参与的音乐欣赏教学必然流于形式,回到教师唱独角戏的老路。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通过图、文、声、像结合,把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我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照片收集、扫描,根据欣赏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制作文本,用动画效果旋转或飞入背景画面中,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意境,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例如,我在讲解《春天举行音乐会》这一课时,播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接着便进行了“强、弱”等音乐知识的教学渗透。在录像背景下,请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弱)和春雷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强),使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仅融人了情感,而且为音乐知识充实了丰富的情感,学生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
        四、思考与启示
        1、电教媒体的使用存在缺少电教资料,自己动手制作的数量太少,也太费工夫。
         2、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不然。有些是为了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搞得很紧张的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音乐课发泄一下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的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若教师过分严肃又使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参与配合,教师演独角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3、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虚拟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4、 解决思路:
        营造和谐优美环境,创新音乐艺术校园。我们学校的音乐教学专用设备配置较好,如广播站、多媒体教室等。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并形成特色。利用学校广播站、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得到的拓宽,艺术性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农村学校的有限条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歌曲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像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放声歌唱。

  • 【发布时间】2014/11/17 16:25:17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