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开发生成性资源,构建和谐英语课堂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目前对生成性资源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什么是生成性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上面,而本文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层面,强调如何开发生成性资源,并促进其生成,利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课堂。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充满智慧与活力,从而打造高效的生态英语课堂!
关键词:生成 资源 英语课堂 开发 运用
虽然生成性资源就是教材上没有的,不能事先安排好的资源,但是作为教师,可以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进行弹性欲设,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动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教学实际活动中,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心理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运用教育机智,灵活的处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目前已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此领域进行研究,多注重研究什么是生成性资源以及怎样运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而忽略了对于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预设,以及对运用方法的指导。而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的按事先确定的思路教学,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动态,进行灵活的调整,致使很多精彩的资源白白浪费,课堂效率不够高。而且,对于英语课堂上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开发和预设生成性资源。而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课堂更高效,更和谐,更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运用生成性资源。那么怎样对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的预设与开发,从而促进其利用呢?
一、重视教学氛围,生成资源的前提
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是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也正是生成性资源产生的条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轻松、主动、和谐、严谨的教学氛围。改变以往那种老师准备好一切,然后把学生当“容器”,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灌的情形。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感悟,并且始终开展民主平等对话,师生间、生生间畅所欲言,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就能激活学生多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知识和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展示:九年级英语里有一篇阅读文章, “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阅读前我先告诉学生:The culture of a nation is in its languag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choose suitable language for every situation,让学生来总结一下他们所知道的礼貌用语,并鼓励指导学生以小品的表演形式来进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言背景怎样来“提出请求”。
二、重视教学环境,生成资源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不能脱离当时的情景和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英语课堂上应该尽量运用实物、多媒体和语言环境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教授知识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如:水果、图片、玩具等进行直观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并用,即发展智能,培养能力又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展示:教授问路指路这个环节时,我们借助教室现场的环境,把它变为超市、影院、学校、图书馆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A: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library?
B: Yes. Go along this road, turn left at the end of the road. You’ll find the library on your right, you can’t miss it!
我们还可以建立“英语角”或充分利用教室文化,用点点滴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有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的场景。
三、重视学生,生成资源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活生生的互动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为素材,开发学生资源,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开发并生成教学资源。
案例一、在执教现在进行时,我做了六张卡片分别写上,“He is sweeping the floor/ dancing/ drinking/ eating food/ running/ crying,”然后请六名同学(主要是针对平时较沉默的同学,给他们一次闪光的机会)上来抽出任意一张,并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们在干什么,活动开展的是热火朝天,表演得棒,猜的也准。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又让同学们对比一下,sweeping, drinking, eating, dancing, running, 然后得出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地 ,就看你挖掘的力度了。
案例二:我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就充分利用了同学们的身高、体重、性格等各个方面,让同学们进行直观上的比较,既很好的教授了语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我还要同学们写出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或者明星是谁,然后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这个活动一经开展就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学生们比的不亦乐乎,也学得优哉游哉!
四、整合教材,生成资源
《教师用书》指出:“在教师用书中,我们提出这一教学建议,但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比如,新目标《Go for it》STUDENTS' BOOK 八年纪下册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中的section A,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通过对教学的内容做出重新调整,会更好的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Section A以四种电影类型为辅助,谈论周末的计划是否要去看电影,而Section B 1a是在谈论不同种电影的不同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与同学们学习不同种电影的不同特点,如:
Comedies are funny. They make me laugh. Thrillers are scary. Action movies are exciting. Documentaries are interesting/ boring/ sad. Beijing Opera is interesting. Cartoons are funny and exciting. 然后再问同学们的周末计划。如:
---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weekends?
---I want to play soccer. / I want to watch TV. / I want to have hamburgers with my family. / I want to go to a movie.
---If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to see? Why?
---I want to see comedies. They are funny。
---Does he want to go to see comedies?
--- Yes, he does.
五、德育渗透,生成资源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为学生提供内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充分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比如一个语言点就可以引发德育教育,从而生成为教学资源。 “always”通常用于一般现在时连用,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和习惯性,然而“always”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它还可以和进行时连用,既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和习惯性,还表达叙述者对这一动作和行为的态度。教师可以这样去讲授它:
(1) My father always walks to work .
(2) My father is always walking to work .
Teacher: In the first sentence the present tense is used, bu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is used in the second one. The 1st sentence doesn't express admire for the father exactly, but the second sentence do tell us that. It not only indicates the fact but also expresses the speaker's attitudes.
Now please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 groups and then tell us what the writer expresses.
“When he was a boy,Edison was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and trying out new ideas.”
Student 1: The writer praises Edison for trying out his new ideas.
Student 2: The writer also encourages us to try out our new idea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greatest scientist Edison.
Teacher: I think you will also be great if you do like Edison! Come on, boys and girls!
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师生对话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语言知识——“always”的两种用法和区别,而且还进而从知识中了解到人们对爱迪生总是自主学习和亲自去实验其新思维的行为所表露出的赞赏态度,进而联系到自己,迸发出向爱迪生学习的想法。教师“一石二鸟”,可以生成教学资源。
六、学科衔接,生成资源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基础学科,学习内容涵括了文学、思想教育、地理、音乐等许多方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体会英语与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探索跨学科英语教学。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比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熏陶。八年级下册Unit4 self-check中的阅读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讲述了北京大学的杨蕾到甘肃省农村支教的事情。教师就可以利用贫困落后的农村校园图片作对比,反衬城市学生学习环境的优越,利用那里学生们的生活照片展现我们生活条件的宽裕,照片中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对学生的触动一定非常大。通过这则实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他们要珍惜现在,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在教他们学习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另外, 英语学习与音乐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学习地道、纯正的口语。如do-re-mi体现多彩生活的启蒙音乐歌曲,Jingle bells可以让人们伴随着那一路的铃声体味到圣诞节节日的快乐等。总之,教师要熟悉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使之相辅相成,就可以生成富有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的资源,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使之更高效,更自然!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研究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学习实用的教育技巧,开发生成性资源。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合理的运用到课堂上,促进其生成,并加以运用,以此来更好的构建生态课堂,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宁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6,(8):48.
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晓梅,《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朱志平,《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菊云: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辅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市学科带头人,市先进工作者;县首届“十大杰出教师”、“巾帼十杰”,县优秀教师、县名师、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班主任、被评为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获校“青蓝工程优秀导师”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多次执教市级示范课,多次主编、参编《初中英语全程复习方略》、《英语基础训练》、《中学英语阅读》、《中考英语模拟试题》等〔山东教育出版社〕。辅导多名青年教师获省优质课一、二等奖,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突出。辅导多生多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所教毕业班英语成绩多次居全县第一名。在历年的市级教学能手评选中担任评委,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持并参加的“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并结题。曾多次参加中考英语命题工作。现任邹平县第一中学初中部教科研主任。
关键词:生成 资源 英语课堂 开发 运用
虽然生成性资源就是教材上没有的,不能事先安排好的资源,但是作为教师,可以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进行弹性欲设,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动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教学实际活动中,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心理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运用教育机智,灵活的处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目前已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此领域进行研究,多注重研究什么是生成性资源以及怎样运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而忽略了对于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预设,以及对运用方法的指导。而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的按事先确定的思路教学,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动态,进行灵活的调整,致使很多精彩的资源白白浪费,课堂效率不够高。而且,对于英语课堂上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开发和预设生成性资源。而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课堂更高效,更和谐,更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运用生成性资源。那么怎样对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的预设与开发,从而促进其利用呢?
一、重视教学氛围,生成资源的前提
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是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也正是生成性资源产生的条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轻松、主动、和谐、严谨的教学氛围。改变以往那种老师准备好一切,然后把学生当“容器”,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灌的情形。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感悟,并且始终开展民主平等对话,师生间、生生间畅所欲言,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就能激活学生多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知识和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展示:九年级英语里有一篇阅读文章, “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阅读前我先告诉学生:The culture of a nation is in its languag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choose suitable language for every situation,让学生来总结一下他们所知道的礼貌用语,并鼓励指导学生以小品的表演形式来进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言背景怎样来“提出请求”。
二、重视教学环境,生成资源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不能脱离当时的情景和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英语课堂上应该尽量运用实物、多媒体和语言环境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教授知识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如:水果、图片、玩具等进行直观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并用,即发展智能,培养能力又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展示:教授问路指路这个环节时,我们借助教室现场的环境,把它变为超市、影院、学校、图书馆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A: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library?
B: Yes. Go along this road, turn left at the end of the road. You’ll find the library on your right, you can’t miss it!
我们还可以建立“英语角”或充分利用教室文化,用点点滴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有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的场景。
三、重视学生,生成资源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活生生的互动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为素材,开发学生资源,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开发并生成教学资源。
案例一、在执教现在进行时,我做了六张卡片分别写上,“He is sweeping the floor/ dancing/ drinking/ eating food/ running/ crying,”然后请六名同学(主要是针对平时较沉默的同学,给他们一次闪光的机会)上来抽出任意一张,并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们在干什么,活动开展的是热火朝天,表演得棒,猜的也准。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又让同学们对比一下,sweeping, drinking, eating, dancing, running, 然后得出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地 ,就看你挖掘的力度了。
案例二:我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就充分利用了同学们的身高、体重、性格等各个方面,让同学们进行直观上的比较,既很好的教授了语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我还要同学们写出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或者明星是谁,然后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这个活动一经开展就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学生们比的不亦乐乎,也学得优哉游哉!
四、整合教材,生成资源
《教师用书》指出:“在教师用书中,我们提出这一教学建议,但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比如,新目标《Go for it》STUDENTS' BOOK 八年纪下册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中的section A,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通过对教学的内容做出重新调整,会更好的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Section A以四种电影类型为辅助,谈论周末的计划是否要去看电影,而Section B 1a是在谈论不同种电影的不同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与同学们学习不同种电影的不同特点,如:
Comedies are funny. They make me laugh. Thrillers are scary. Action movies are exciting. Documentaries are interesting/ boring/ sad. Beijing Opera is interesting. Cartoons are funny and exciting. 然后再问同学们的周末计划。如:
---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weekends?
---I want to play soccer. / I want to watch TV. / I want to have hamburgers with my family. / I want to go to a movie.
---If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to see? Why?
---I want to see comedies. They are funny。
---Does he want to go to see comedies?
--- Yes, he does.
五、德育渗透,生成资源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为学生提供内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充分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比如一个语言点就可以引发德育教育,从而生成为教学资源。 “always”通常用于一般现在时连用,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和习惯性,然而“always”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它还可以和进行时连用,既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和习惯性,还表达叙述者对这一动作和行为的态度。教师可以这样去讲授它:
(1) My father always walks to work .
(2) My father is always walking to work .
Teacher: In the first sentence the present tense is used, bu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is used in the second one. The 1st sentence doesn't express admire for the father exactly, but the second sentence do tell us that. It not only indicates the fact but also expresses the speaker's attitudes.
Now please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 groups and then tell us what the writer expresses.
“When he was a boy,Edison was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and trying out new ideas.”
Student 1: The writer praises Edison for trying out his new ideas.
Student 2: The writer also encourages us to try out our new idea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greatest scientist Edison.
Teacher: I think you will also be great if you do like Edison! Come on, boys and girls!
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师生对话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语言知识——“always”的两种用法和区别,而且还进而从知识中了解到人们对爱迪生总是自主学习和亲自去实验其新思维的行为所表露出的赞赏态度,进而联系到自己,迸发出向爱迪生学习的想法。教师“一石二鸟”,可以生成教学资源。
六、学科衔接,生成资源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基础学科,学习内容涵括了文学、思想教育、地理、音乐等许多方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体会英语与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探索跨学科英语教学。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比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熏陶。八年级下册Unit4 self-check中的阅读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讲述了北京大学的杨蕾到甘肃省农村支教的事情。教师就可以利用贫困落后的农村校园图片作对比,反衬城市学生学习环境的优越,利用那里学生们的生活照片展现我们生活条件的宽裕,照片中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对学生的触动一定非常大。通过这则实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他们要珍惜现在,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在教他们学习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另外, 英语学习与音乐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学习地道、纯正的口语。如do-re-mi体现多彩生活的启蒙音乐歌曲,Jingle bells可以让人们伴随着那一路的铃声体味到圣诞节节日的快乐等。总之,教师要熟悉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使之相辅相成,就可以生成富有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的资源,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使之更高效,更自然!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研究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学习实用的教育技巧,开发生成性资源。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合理的运用到课堂上,促进其生成,并加以运用,以此来更好的构建生态课堂,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宁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6,(8):48.
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晓梅,《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朱志平,《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菊云: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辅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市学科带头人,市先进工作者;县首届“十大杰出教师”、“巾帼十杰”,县优秀教师、县名师、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班主任、被评为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获校“青蓝工程优秀导师”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多次执教市级示范课,多次主编、参编《初中英语全程复习方略》、《英语基础训练》、《中学英语阅读》、《中考英语模拟试题》等〔山东教育出版社〕。辅导多名青年教师获省优质课一、二等奖,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突出。辅导多生多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所教毕业班英语成绩多次居全县第一名。在历年的市级教学能手评选中担任评委,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持并参加的“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并结题。曾多次参加中考英语命题工作。现任邹平县第一中学初中部教科研主任。
- 【发布时间】2014/12/1 16:28:31
- 【点击频次】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