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儿童的入学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儿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学生生涯,从此告别了无拘无束的幼儿生活,进入有校规约束的学习生活,在这个转折点上,如果教育指导不当,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做人。
如何搞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仅就我粗浅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深刻的第一印象,产生上学欲望
第一印象使人终生难忘,为了让新生有一种“我要上学”的欲望,培养其爱校爱学习的情感,首先要精心布置教室,优化育人环境。教室清洁,桌椅整齐,门窗干净,黑板上画有迎接新同学的鲜花、鞭炮,并写上注有拼音的汉字:欢huān 迎yíng 新xīn 同tóng学xué。墙上挂有名人名言和《小学生守则》,教师要微笑着站在教室门口接待新同学,让学生一进教室产生一种新奇感、愉悦感。
其次,带领新生参观学校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用途,使学生产生“学校真好”的感受。
二、教育学生遵守校规学规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校规、学规,上学路上边走边玩误了上学时间;上课铃响了,不知道进教室;放学在路上逗留不回家。教育学生遵守校规学规,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课前准备的常规教育
要求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如上厕所、削铅笔、喝水等,以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在打上课铃后要立即走进教室,一边唱歌,一边拿出上课要用的学习用具等。
2、上课的常规教育
遵守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所以要对儿童进行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一是要结合儿童特点,正确引导。儿童好玩好动,自控能力差,常常只顾自己一时好玩,不顾纪律,不自觉的无意识地做出一些不守纪律的动作,且注意力不稳当,持续时间短,易分散精力。像东张西望、玩东西、拨弄学习用具等,有时还大声说话,吹口哨,随便起立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在教学中,我是通过一些儿歌和图片向学生讲解课堂学习常规的。不做小动作;姿势端正,双手放在桌上;积极发言,发言要先举手;不能随便讲话、插话等。在课堂上教师随时加以提醒,让学生明白教师各种提醒信号,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在授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文明礼貌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用文明行为来表现的,一个在民族的文明程度也是以文明行为来展示反映的。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小学就是每个人受教育的基地,而对于入学儿童来说,是受正规教育的开端。因此,在入学教育中就要对新生进行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对今后一生以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一些文明礼貌的实践,对文明行为的认识,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校一日生活常规教育
在这项教育中对新生进行学校日常生活的纪律教育。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上放学不在路上贪玩,不随便缺课,有病有事需要请假;在升旗、做操、开会、放学时集合站队要做到快、静、齐、课间活动守秩序等教育。
2、遵守学习常规的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忽略了常规教育,一旦学生有了违反规矩的行为就用训斥和批评的态度对待,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而且还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为了改变现状,我在新生的学习常规教育中做了如下尝试:
(1)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示范。由于刚入学的新生对教师依然保留着幼儿对成人的态度特点,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服从的关系,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连教师的衣着发式等,无不在他们的模仿之中。
(2)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一些文明行为的教学活动,让入学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文明礼貌学习。
总之,在小学入学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形成的教育方法。
如何搞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仅就我粗浅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深刻的第一印象,产生上学欲望
第一印象使人终生难忘,为了让新生有一种“我要上学”的欲望,培养其爱校爱学习的情感,首先要精心布置教室,优化育人环境。教室清洁,桌椅整齐,门窗干净,黑板上画有迎接新同学的鲜花、鞭炮,并写上注有拼音的汉字:欢huān 迎yíng 新xīn 同tóng学xué。墙上挂有名人名言和《小学生守则》,教师要微笑着站在教室门口接待新同学,让学生一进教室产生一种新奇感、愉悦感。
其次,带领新生参观学校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用途,使学生产生“学校真好”的感受。
二、教育学生遵守校规学规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校规、学规,上学路上边走边玩误了上学时间;上课铃响了,不知道进教室;放学在路上逗留不回家。教育学生遵守校规学规,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课前准备的常规教育
要求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如上厕所、削铅笔、喝水等,以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在打上课铃后要立即走进教室,一边唱歌,一边拿出上课要用的学习用具等。
2、上课的常规教育
遵守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所以要对儿童进行遵守课堂纪律的教育。一是要结合儿童特点,正确引导。儿童好玩好动,自控能力差,常常只顾自己一时好玩,不顾纪律,不自觉的无意识地做出一些不守纪律的动作,且注意力不稳当,持续时间短,易分散精力。像东张西望、玩东西、拨弄学习用具等,有时还大声说话,吹口哨,随便起立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在教学中,我是通过一些儿歌和图片向学生讲解课堂学习常规的。不做小动作;姿势端正,双手放在桌上;积极发言,发言要先举手;不能随便讲话、插话等。在课堂上教师随时加以提醒,让学生明白教师各种提醒信号,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在授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文明礼貌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用文明行为来表现的,一个在民族的文明程度也是以文明行为来展示反映的。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小学就是每个人受教育的基地,而对于入学儿童来说,是受正规教育的开端。因此,在入学教育中就要对新生进行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对今后一生以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一些文明礼貌的实践,对文明行为的认识,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校一日生活常规教育
在这项教育中对新生进行学校日常生活的纪律教育。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上放学不在路上贪玩,不随便缺课,有病有事需要请假;在升旗、做操、开会、放学时集合站队要做到快、静、齐、课间活动守秩序等教育。
2、遵守学习常规的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忽略了常规教育,一旦学生有了违反规矩的行为就用训斥和批评的态度对待,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而且还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为了改变现状,我在新生的学习常规教育中做了如下尝试:
(1)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示范。由于刚入学的新生对教师依然保留着幼儿对成人的态度特点,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服从的关系,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连教师的衣着发式等,无不在他们的模仿之中。
(2)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一些文明行为的教学活动,让入学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文明礼貌学习。
总之,在小学入学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形成的教育方法。
- 【发布时间】2014/12/1 16:57:04
- 【点击频次】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