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相应阅读能力,学生是不可能完成题目的各项要求。因此,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创新策略,着力践之。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加强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掌握了数学知识就等于拿到了一把走向科学殿堂的钥匙。然而,我们现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的只是为“应试”服务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很少注重数学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数学阅读能力在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相应阅读能力,学生是不可能正确解答的,更不能用之为生活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共商培养方案。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实意义
数学,作为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担当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任。有哲人曾经这样概述着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然而,“应试”教育并未此负责任,特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阅读是自学的开始,理解的开始,其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理解的尝试。所以,加强数学教学,注重数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有这样的奠基意义,在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数学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快速弄清题意,破解问题难点,还能正确地完成题目的要求。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理解题目,更不能正确运算,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字就容易抄错,运算符号看错,运算顺序搞错就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能一蹴页就,需要教师创新策略,持之以恒,注重落实,在反复实践教学培养中慢慢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一样,需要浓厚兴趣作支撑,特别像数学这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它不能像文学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需要学生字字斟酌,句句考量,特别是概念、定义、公式等语句或语段,更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更需要意志的支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动机。
(二)授予学生数学阅读方法。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中,我们也要把这条理念贯彻其中,加之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和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我们更应注重方法传授和技巧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做到“对症下药”。
(一)计算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在很多数学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在上计算课时不需要数学阅读,只要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和法则就可以了,所以也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了。其实不然,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和法则后,计算的正确率依旧不高,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错误更多。
(二)概念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体系中有很多概念、性质等。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语言表述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对数学感念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认读阶段,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课本是这样表述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这个概念的时候把你认为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认为“乘积是1”、“互为”两个词非常重要。这就突出了倒数的本质,前提条件是乘积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为又强调倒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倒数不能独立存在。我们知道,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特别对数学概念的阅读,更需要正确理解。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挖掘概念中字、词、句的真实含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真实含义,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涵其中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将这种阅读技巧运用于今后的概念学习中。
(三)问题解决中培养阅读能力。数学阅读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技巧,因此,学好应用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应用题教学中,要在审题、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这一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巧读书,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边读、边想、边划,注意划出关键词,理解其涵义,同时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关系中建模,找到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总之,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我们既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又需要创新实践策略,在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中加以贯之,才能在反复训练中使之慢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数学渴望阅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12期。
[2]张献科,浅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年24期。
[3]柯韩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4]郑娟,数学学习如何“读”占鳌头[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加强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掌握了数学知识就等于拿到了一把走向科学殿堂的钥匙。然而,我们现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的只是为“应试”服务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很少注重数学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数学阅读能力在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相应阅读能力,学生是不可能正确解答的,更不能用之为生活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共商培养方案。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实意义
数学,作为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担当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任。有哲人曾经这样概述着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然而,“应试”教育并未此负责任,特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阅读是自学的开始,理解的开始,其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理解的尝试。所以,加强数学教学,注重数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有这样的奠基意义,在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数学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快速弄清题意,破解问题难点,还能正确地完成题目的要求。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理解题目,更不能正确运算,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字就容易抄错,运算符号看错,运算顺序搞错就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能一蹴页就,需要教师创新策略,持之以恒,注重落实,在反复实践教学培养中慢慢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一样,需要浓厚兴趣作支撑,特别像数学这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它不能像文学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需要学生字字斟酌,句句考量,特别是概念、定义、公式等语句或语段,更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更需要意志的支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动机。
(二)授予学生数学阅读方法。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中,我们也要把这条理念贯彻其中,加之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和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我们更应注重方法传授和技巧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做到“对症下药”。
(一)计算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在很多数学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在上计算课时不需要数学阅读,只要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和法则就可以了,所以也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了。其实不然,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和法则后,计算的正确率依旧不高,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错误更多。
(二)概念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体系中有很多概念、性质等。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语言表述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对数学感念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认读阶段,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课本是这样表述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这个概念的时候把你认为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认为“乘积是1”、“互为”两个词非常重要。这就突出了倒数的本质,前提条件是乘积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为又强调倒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倒数不能独立存在。我们知道,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特别对数学概念的阅读,更需要正确理解。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挖掘概念中字、词、句的真实含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真实含义,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涵其中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将这种阅读技巧运用于今后的概念学习中。
(三)问题解决中培养阅读能力。数学阅读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技巧,因此,学好应用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应用题教学中,要在审题、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这一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巧读书,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边读、边想、边划,注意划出关键词,理解其涵义,同时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关系中建模,找到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总之,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我们既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又需要创新实践策略,在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中加以贯之,才能在反复训练中使之慢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数学渴望阅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12期。
[2]张献科,浅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年24期。
[3]柯韩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4]郑娟,数学学习如何“读”占鳌头[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 【发布时间】2014/12/17 10:12:51
- 【点击频次】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