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运用新课标理念优化物理作业设计

 

【作者】 耿庆红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业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有效平台。在物理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其作业设计也受其指导,我认为注重作业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整合性设计,就是新课标理念的实践作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课标理念 作业设计  运用  优化
  作业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有效平台。加强作业设计,是达成这一目标实现的最佳途径。而且对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信手拈来的作业铺天盖地“笼罩”学生,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伤了学习兴趣,没有学习效果,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来优化作业设计,是我们每个践行新课标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加强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整合性设计是科学的出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能力提升大有好处。
  一、梯度设计,体现层次性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因材施教”的精髓。物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不可否定地要遵循这个规律。为此,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标理念视野下的物理作业要做到梯度设计,体现层次性,让学生能找到适合自身学力需求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数量,能在尽快时间里完成作业,达到作业要求,体验到作业快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我们要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地发展。实践中,我们要承认学生差异,力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增加作业的层次性,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等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学习了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电能》这节内容后,可设计这样有层次的三道探究性作业让学生选择:①我们家里的电能表有哪些重要参数?请你观察后写出来。②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地区有哪些种类的电能表?③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电能表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这三类作业,我们要让班级的三类学生对应做,有选择地做。当然,要引导后进生做提高题,让他们“跳一跳”,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合作作业,体现探究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方法和合作能力,为将来参与合作共事奠定基础。新课标对合作学习提出了这样要求: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这是对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要求,当然,要实现于此,需要我们教师作有效引领,我们可借助作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去合作作业,在作业中习得合作方法和能力。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在这点上不讲究,随意让学生合作,不注重作业设计,这样的合作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效果也不会尽人意。因此,我认为合作作业应注重探究性设计,让学生共商共建合作方法和合作处理。这种探究性作业,既需要学生合作,又需要学生找到合作方法才能解决。如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行设计电路,完成实验报告,把自己在实验中的成功做法与教训分析,写成实验心得,让同学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强化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进同学间的友情,形成集体学习的动力。
  三、注重运用,体现实践性
  运用是促进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们知道,物理来源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概括。根据学与用的关系,我们必须把之回归生活,让物理知识在生活这个平台得以运用,形成生活技能。正如新课标所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样,学以致用者学物理的好方法,既物理的实践性特征。而作业作为物理知识走向生活的中介,理应有实践性,即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这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节后,我们可布置学生调查周边地区建筑物的防雷情况;学习了《电阻》一节内容后,我们可让学生到五金商店去了解各种导线的材料、横截面积及其允许通过的电流值;如学习了《浮力》后,让学生了解轮船载重与般大小的关系等。此类作业富有实践性,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处处需要物理知识。
  四、强调整合,体现综合性
  生活中的物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也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能解释或解决的,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而我们作业设计,也要注重综合,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来,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中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如学生学习了《功和功率》后,可布置一道物理与地理整合的作业:如右图是一座小山等高线图,一个50kg的中学生用了4h时间才登上山顶,他上山做的功至少是多少焦耳,登山过程中他的平均功率是多少千瓦?又如在学习了《磁场》的知识后,可设计一道与生物整合的探究作业: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地磁场,请想办法了解有哪些生物会受到地磁场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怎样的?这样的作业使物理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延伸、整合,达到了1+1>2的效应。
  总之,新课标理念视野下的物理教学要体现新理念,作业设计同样要体现新理念、新方法。按照课标精神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来,使之更接近于学生学力需求、接近于生活实际,让作业成为生活问题的反映,切实担负起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贞文,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提高物理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2]何月新,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甘肃教育,2004.3。
  [3]黄坚,对初中物理作业批改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学习(综合版),2010.3。 
  [4]曾庆宝,发挥“批语”在作业批改中的教育功能[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4。
  • 【发布时间】2014/12/17 10:27:07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