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美

 

【作者】 申宝云 彭新国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翻开语文课本,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匠心独运的艺术美,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语文美
  一、 什么是美    
  从汉字"美"的来源考察,按照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大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在这里,"美"本义为"甘",转义同"善".肥大强壮的羊,在古代人类生活中,带来多种愉快的感受,给人以美的体验。在古代人类生活中,"花"的色、味、香也带来多种愉快的感受,"美"字内涵日益扩大,由羊大到花艳到音乐到一切能给人类带来多种愉快感受的事物。再进一步,"美"字内涵还从愉快扩大到有益(即"善" )的方面来,并且,自然现象、艺术作品和人类行为都有"美"与"丑"之分。人类本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美",表现为"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等等。
  二、 语文美的体现    
  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翻开语文课本,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匠心独运的艺术美,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语文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的音乐美    
  由于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乐、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汉语对声音的摹拟能力很强,几乎任何特殊的或复杂的声音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字音来表现。再如成语大都由四字构成,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平声舒缓上扬,如击钟鼓;仄声曲折下抑,如击木石,读起来既富于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汉语这种富有音乐美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不及的。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调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
  2. 汉字的象意美    
  与纯粹的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汉字是审美型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首先,汉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在汉字的原则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中,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而且,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人那样执着,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之中,也恐怕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高度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感,进而达到了不朽的审美境界。
  3. 汉语的人文美    
  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辽阔肥沃的华夏大地上,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整体、统一的民族意识。
  4. 作品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情感美。
  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学科的内在美质,在教学中,它们作为一种综合的审美媒介,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传导的桥梁。
  三、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地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规定、制约、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审美的角度看,水涨船高,水落船低,教师的审美能力也必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质量。如果教师尚未识透教学内容的美,并产生较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又怎能激起学生对美的欣赏、领悟乃至热爱呢?如:《鸬鹚》一课,写动静变化之美,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动静间的转换,却认识不到这种转换的必然性。其实,课文的特色正在于此。
  除了教师自身应具备的审美能力以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其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无穷的美的因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内容,都不可能起到全面的作用,激起学生对所有美的热爱。在教学中不能贪多求快,想要一蹴而就地达到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文美,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美,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帮助学生鉴赏美,激起学生对美的热爱,逐步形成对"美"的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
  通过学习汉字,学生不仅爱上了汉字,体味到了汉字之美,更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人类的文字有两大类:一类是拼音文字;另一类就是象形文字。而人类最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它一共有三种:一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一是古埃及的圣书字;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汉字了。可是前两种文字,今天已没有什么人懂得,更没有人使用了,它们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国的方块汉字,历经了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它的生命力却亘古不绝,至今依旧独步世界,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之一。我们每一个以汉字为母文的中国人,难道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吗?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汉字的象意美,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所做的一点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尝试培养学生对各种语文美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 【发布时间】2014/12/17 10:32:57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