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喻常跃 龙 炆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 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传统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民族的精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适合青少年身心的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发展和进步的历史,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略、抵抗疾病、战胜自然灾害以及耕种、祭祀、庆贺等演变而来。
  贵州省毕节市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沟壑纵横,是苗族、彝族、仡佬族、穿青人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栖息地。由于地理原因,这些民族的先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而简单的农耕生活,他们凡遇节庆、宗教祭祀、婚丧嫁娶、农闲等时节,这些先民们就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然环境等结合平时的生活信仰,创造发明了很多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活动,并在本民族逐渐流传开来。他们以此来表现本民族的生活形态,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渐渐地丰富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提高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欣赏价值。目前在我国各民族中开展较广泛、影响较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
  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和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使得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的民族民间体育,在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时脱颖而出。
  边远山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总体学历偏低,高职称教师数量少;体育设施资源较差,不能满足教学训练的要求,教师也很少开发利用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中依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较少,开发手段单一;学生很少参加课外、校外体育活动;自然地理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学校开发与利用却严重不足;体育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单一、手段较落后,主要通过电视、体育书籍、观看体育比赛等手段,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效率优先原则、以学生为本原则、教师自主创新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同时应从民族民间体育人力资源、内容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找到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措施。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发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选择趣味性强学生易开展的项目、选择的项目要有健身价值、要应地制宜的选择各种项目等问题。
  在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学体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学校体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荣誉感。《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体育项目是地方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开发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淡化竞技运动,强调学生的体验。
  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民间体育产生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又有人类渴望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特点,将德、智、体、美融于一体,寓德育于体育之中,寓体育于游戏、审美之内。更因其因时、因地、因习俗制宜,具有与自然环境协调、与日常生活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成为本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对弘扬民族精神,抒发民族激情,加强民族大团结,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极强的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三、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如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歌舞、穿青人的打鸡儿棍等,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对自然地理资源也可以进行开发,我县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季节气候变化万千。利用季节气候,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利用阳光进行日光浴;利用山地可以开展登山运动。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体育课带来无穷的乐趣。
  四、怎样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
  民间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与利用,对学生的求知领域、精神领域的影响都(下转第39页)(上接第72页)有着深远的意义。
  1.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学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项目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教学特点表现在:简单易教、简便易赛。
  (1)简单易教: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讲究实效性,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2)简便易赛: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2.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原则
     (1)因地制宜、讲究安全:?我们在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教育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在参与苗族芦笙舞和打鸡儿棍运动时,我们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技术战术配合练习及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2)寓教于乐、积极创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感受乐趣,只有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创造性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才能实现学校是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宗旨。
  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以游戏为主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蕴涵着诸多游戏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民间传统体育教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体现人文性,使一些个体有差异的学生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体验成功与快乐的体育感觉,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课堂实践和提炼,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并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才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实现现代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 【发布时间】2014/12/17 10:53:53
  • 【点击频次】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