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作者】 奴苏来提·沙依提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对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作过很多的观察与思考。深感,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无论在今天的课堂,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还是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语言能力都是他们生存、生活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创造学生语言表达的良好环境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分。孩子们来到学校与同学相处,自然交流,自然表达。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教室、在课堂、在自己家里,学生都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讲述心声。这种自然的交流,老师要允许,家长要配合。教师要引导家长尽量给孩子们的谈话以鼓励。
  人文环境的创造,包含着浓浓的师生情感因素。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每一堂课上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倍受老师关注与喜爱的孩子。抓住这种契机,从入学开始就要努力给学生开创一个好的语言表达的人文环境。
  我和新生是这样开始谈话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小学生有许多事情要做,你们会遇到许多会做或不会做的、快乐或不快了的事情。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让我来帮助你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跟老师说,我们一块长大,好吗?
  孩子们会尽情地向你讲述他们的心情和故事。
  老师要对不同孩子的不同谈话给予不同的评价。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说得好,有还想说的欲望。最好每天抽十分钟时间聊一个“主题”,如“你觉得上学有那些好处”,“你都认识了那些新同学”,“遇到困难你咋办”……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理解。坚持做下去,学生就会喜欢跟老师聊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那种感情就会融洽,彼此的交流就会自然。
  二、树立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
  学生与老师、同学间有了彼此交流的欲望,如果没有交流的信心,说话总有三分畏惧,那么正常的交谈便不能顺利进行。
  这时,老师要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想象力。教师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加上低年级教学时间丰富,教师应多给孩子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并把他们的语言搜集、整理、反馈,使他们感受谈话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树立他们的信心。
  三、教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
  语言表达的技巧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掌握。
  1、自然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说话的表情、神态、体态、语气自然大方、不造作的习惯。
  2、 控制紧张的方法。很多成人在众人面前讲话都会紧张,控制紧张的好办法是做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能行”,将情绪稳定下来。积极地思考,做到心中有数。
  1、 礼貌讲话。不要低着头或东张西望地讲话,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讲话时眼睛看着听者的眼睛、专注地讲话的习惯。
  2、 讲话要有目的。要让听众听清楚,讲话的重要目的是要给大家听。有时是讲给个人听,要求声音要适中。
  3、 掌握好语速。讲话不要太慢或太快。想好再说,让思维流畅。尽量不要让一句话断断续续、节节巴巴。
  当然,小孩子讲话本身有天真、充满好奇的个性特点,老师应该鼓励。如:同学们在学习《小雨点》一课时,说道:“因为雨点轻、自由自在、没有张脚,所以它不能像小松鼠一样地逃,也不能像亮亮那样跑。“这样的语言多么生动、有趣。
  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过去上语文课,总是教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却恹恹欲睡,即使教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却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而其他学生却面无表情的呆坐在座位上,好像与己无关,这样学生就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1)小组讨论。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将前后左右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当问题提出后,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并准备发言,这样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都会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也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抽一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作补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小组竞赛方式,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这种方式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相同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坚持“差异性”的教学观念。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的。现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或是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而只能决定他将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掌握该项内容。
  五、大声朗读自己的小文章。
  在读优秀篇章的同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平时教学中每天要求学生坚持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几十字到上百字,写完后,让学生读给其他同学听,相互指出对方的优点、缺点,教师随时抽查和及时指导。并且安排一定的时间,将学生文章中的精彩篇章、段落找出来品读。首先要用自己独特的感悟,讲评作文怎样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好,为什么能写好。然后,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不仅欣赏朗读,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从中学到别人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扬和肯定。其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讲评中一位平时学习较差、自暴自弃的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师挨个发书,同学们好像一只只饥饿的小鸟等待着吃食,个个把脖子伸的老长……”讲评中,当她看到同学们对这段话比较欣赏,听到同学们感情真挚的朗读时十分激动,从此他喜欢上了写作文,态度端正了,习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进步,口头表达能力也在进步,学起语文来,也是兴趣盎然,津津有味。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说话的自信心得到了增长,说话能力也普遍提高,不仅语音清晰,说话明白、得体,语言也更加丰富,有的学生甚至还可以即兴演讲,对语文课也不再感到厌烦了。
  总之,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采取多种方法,使他们尽快拥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
  • 【发布时间】2014/12/27 15:12:38
  • 【点击频次】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