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学”,而且要让学生“爱学”,这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法研究较多,而对学法研究较少,相应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训练也落实不够,从而影响了整个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涵 原则 类型
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方面有关的问题加以探讨,以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并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内涵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我们认为,学法之“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是包括了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学习;学法之“法”,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狭义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着与学习方法有关的方方面面。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我认为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数学概念、算理、法则、公式等各类基础知识的学法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3、教给学生解决间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克服学法指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必要研究各年级的学法指导重点,使学法指导落到实处。
2、针对性原则。教师的学法指导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首先,应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指导的方法和重点也应不同。其次,对不同的类型的学生,学法指导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3、转化性原则。数学学法指导要注重学法与教法的相互转化。教师在运用学法指导时,要着力研究学法与教法的对应点,善于利用教法给学生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从中领会到学法,同时教师也要抓住学生中的典型学法改进自己的教法。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类型
1、连接型。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唤起对同类知识的回忆,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掌握学法的一种方式。数学知识连贯性强,往往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又是前面知识的拓宽和延伸,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和规律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2、抽象型。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
3、归纳型。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接触具体材料后,学生从同类的个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
四、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知、能共进的和谐统一。
1、开设学习方法介绍课,使学生直接获得学习方法
想学会而不会学,学习的精力费了不少,可成效甚微,这是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及时给他们做一些引导,则可以迅速地把他们从整天为如何把学习学好而备感疲惫的苦海中拯救出来。
2、分析教材编排意图,让学生从中领悟学习方法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对每一个新知教学都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编排的。其实,这也是在明示我们:教师应如何去教,学生该怎样去学。但学生毕竟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还缺少这个领会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把教材的编排意图做出揭示,好让学生能从中领悟到学习这一新知的途径、方法。
3、给予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
方法既是从实践中获得,又要回到实践中去运用,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创新。
总之,数学学法的研究要与数学的教学研究有机结合,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研究任何一种数学教学都必须与学法研究紧密联系,同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变教为学,着眼点是以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进程、知识的发生过程来设计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内涵 原则 类型
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方面有关的问题加以探讨,以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并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内涵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我们认为,学法之“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是包括了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学习;学法之“法”,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狭义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着与学习方法有关的方方面面。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我认为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数学概念、算理、法则、公式等各类基础知识的学法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3、教给学生解决间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让学生逐步把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克服学法指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必要研究各年级的学法指导重点,使学法指导落到实处。
2、针对性原则。教师的学法指导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首先,应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指导的方法和重点也应不同。其次,对不同的类型的学生,学法指导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3、转化性原则。数学学法指导要注重学法与教法的相互转化。教师在运用学法指导时,要着力研究学法与教法的对应点,善于利用教法给学生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从中领会到学法,同时教师也要抓住学生中的典型学法改进自己的教法。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类型
1、连接型。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唤起对同类知识的回忆,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掌握学法的一种方式。数学知识连贯性强,往往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又是前面知识的拓宽和延伸,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和规律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2、抽象型。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
3、归纳型。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接触具体材料后,学生从同类的个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
四、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知、能共进的和谐统一。
1、开设学习方法介绍课,使学生直接获得学习方法
想学会而不会学,学习的精力费了不少,可成效甚微,这是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及时给他们做一些引导,则可以迅速地把他们从整天为如何把学习学好而备感疲惫的苦海中拯救出来。
2、分析教材编排意图,让学生从中领悟学习方法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对每一个新知教学都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编排的。其实,这也是在明示我们:教师应如何去教,学生该怎样去学。但学生毕竟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还缺少这个领会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把教材的编排意图做出揭示,好让学生能从中领悟到学习这一新知的途径、方法。
3、给予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
方法既是从实践中获得,又要回到实践中去运用,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创新。
总之,数学学法的研究要与数学的教学研究有机结合,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研究任何一种数学教学都必须与学法研究紧密联系,同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变教为学,着眼点是以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进程、知识的发生过程来设计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
- 【发布时间】2014/12/27 15:58:29
- 【点击频次】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