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之我见

 

【作者】 梅明霞

【机构】 新疆尉犁县第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所感受到的情况来看,小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关键是缺乏作文写作的兴趣。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把写作文当成一种乐趣,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写作水平就会提高。
  一、作文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文学巨匠巴金说得好:“我的写作来源于社会生活,生活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作家巴金一语道出了作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许多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太单调,即使做过一些难忘的事,也因为不注意观察而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因此,教师必须教育小学生在热爱生活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深入体验生活,从而积累生活中写作的素材。
  与此同时,教师布置作文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写作文前要求学生人人去亲身实践。如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参观人民大会堂》和《赵州桥》第三单元后,我就组织学生去参观仁怀市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学生帮助老人擦杯子、打扫卫生,与老人交谈......回学校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立即写一篇以参观福利院为话题的文章,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触景生情,感到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其中学生李世群在作文中写道:“星期二下午,王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仁怀市社会福利院,刚进院门我们一眼就看到仁怀书法家杨明成老师题写的‘仁怀市社会福利院’这几个苍劲有力大字。......在这次参观活动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尊敬老年人,与他们交谈之后,我体会到了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该孝敬父母,让年迈的老人幸福快乐。另一名学生钟雨轩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离开了敬老院,但我感受到这些老年人多么孤独,他们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爱,我打算今后经常来看望他们,照顾他们,陪他们聊聊天。这时我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
  通过这次作文,学生也受到一次爱的教育,不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而且也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也使他们真正享受了写作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走进社会生活,才有写不完的作文素材。
        二、创作提供写作的可视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且会十分投入,特别是见到有趣的情景,他们就很快地兴奋、激动起来。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创设一下写作情景,就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诱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布置写以“一家人的双休日”为话题进行作文时,就让班上三个学生来表演一家子在双休日忙着剖鱼、烧鱼、尝鱼的欢乐场景,学生们个个都进入了角色,在笑声中对一家人所做的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学生是这样描写喻浪涛剖鱼的:喻浪涛刚用双手抓起一条鲫鱼,谁知那鱼儿使劲一弹,从他手里挣了出来,窜到了他的头上,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乱蹦乱跳起来,吓得喻浪涛抱着头躲得老远老远的,像是鱼儿要把他吃了似的,引得爸爸妈妈笑弯了腰。  
  老师有意识地创设这种可视、可感的直观情景,使得学生能带着愉快的心情作文,写出来的人物活灵活现,事情具体生动,学生写作文时就自然有话可说了,作文的质量就自然提高了。
         三、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课改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这就必须鼓励学生要大胆的想象。作文教学中,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也不失为一种诱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好方法。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也常常爱看童话、寓言和民间传说,从小就从这些故事中获取了知识营养,并培养了丰富的想象能力,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编故事、写童话、看图作文,或续写、或改写,在编写这类想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续写作文:刚上课时,姜浩同学的座位上突然飞出一只小鸟......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有的关门窗、有的拿扫把;有的大呼小叫、有的东窜西跑,连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抓小鸟......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教室里的同学们先视一愣,接着便是一阵叽讥喳喳的吵闹声,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不停地用教鞭敲打周着讲台:“安静,安静。”带老师看到小鸟后,也融入学生中,抓起小鸟来。
  又如:学生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想第二天狐狸发现乌鸦口里又晗着一块肉,还是站在昨天的那棵树上,此时学生明白:狐狸在用昨天的方法,乌鸦不会上当。同学们,你们想象,今天的狐狸,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乌鸦口中的那块肉呢?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我于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其中一位学生写道:今天,只见狐狸装着愤怒的样子,走到那棵树下,对着树上的乌鸦大声喊到:“乌鸦啊,乌鸦,你的良心太坏了,昨天你找的那块腐烂变质的肉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害得我好苦,一夜的呕吐,觉也没睡好。”说着装出心里非常难受、呕吐的 样子。这时乌鸦高兴了,心里对狐狸的愤恨得到了发泄。高兴地说:“狡猾的狐狸,你也有今天。”谁知一张口,肉又掉下来了,狐狸慢吞吞地走到那块肉边,闻了闻,然后慢吞吞地晗着肉走进洞里。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平时储藏在脑海之中的突发事件调动了起来,进行了资源的再组合。这样既达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总之,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在作文中的兴趣,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素材来源于社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最佳状态,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构思,大胆想象,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发布时间】2014/12/27 16:12:34
  • 【点击频次】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