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

 

【作者】 杨 丽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中,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这些课堂教学结构虽然不同,但是都有“学生讨论”这一环节,而且都强调了“学生讨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启发诱导学生说出算理、讲出解题思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讨论 作用
  一、学生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旧的教学观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系统知识和技能,把侧重点放在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储存上,只强调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没有学生的思考余地,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既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也违背了教育心理,这是妨碍学生智力发展的。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同时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与学的关系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教导学,以教助学,教为学服务。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是外因,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内因。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内因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也就是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讨论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二、学生讨论能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要发展学生智力就要抓思维训练。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就是说理的训练,就是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数学口头语言是学生学好数学进行思维的重要手段。语言和思维有密切联系,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清。通过说不仅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想得清,而且可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的学生虽然也想得清,但往往却说不清;能读懂课本上的东西,不一定能说得出来。从会读到会讲,从想得清到说得清,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逐步训练学生能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思考,逐步学会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路,说明理由,从而逐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讨论除了安排为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环节外,还应力求使一节课的始终都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说。
  三、学生讨论能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学习。
  当前有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强调结论的应用,就是应用概念、法则、公式去解题计算,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就出现了在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不管学生对知识结论是否理解,只要求学生机械地、一字不漏地背诵结论。把结论看成是一种僵死的工具,只要学生能背诵出结论,就视为已经理解了。接着就是死套公式法则、机械地操作练习各种类型题目。学生能依样画葫芦做对题,就视为学生已经能掌握运用了。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结论的含义。通过学生讨论,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讲出来,也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过程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参加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结论。
        四、学生讨论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做题时,因起点不同,思考方法不同,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让他们讲讲算理,说出解题的思考过程,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得到启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理解问题,这样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就理解得深透,掌握得牢固。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就是懂得如何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莹。老师的教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就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成绩差,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不努力。有的学生也很努力,但就是学习成绩差。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不会思考,老师讲什么,他们就被动地听什么,死记硬背知识的结论。这样的练习,’当然是木会有好的效果·学生讨论肄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新知识,文运用新知识采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也就是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使他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五、 学生讨论还能为老师的讲解提供依据。
  学生讨论发言,能反映他们的思维活动情况和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这就为老师的讲解提供依据。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就讲得精,力用在刀口上,就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学生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的要求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环。学生讨论的好坏、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讨论搞得好,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深透,掌握运用就好,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讨论搞得差,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不够,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完不成教学目的要求。
  还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的年级不同而要求不同,同一班级也应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对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使他们有可能较完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认识,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的信心。也可以从复述训练开始,使他们有参加讨论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不能批评,以免丧失信心。应从正面给予鼓励,使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勇于进取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贵州教育》2003年12期
  《中小学教育》2008年03期
  • 【发布时间】2014/12/27 16:22:26
  • 【点击频次】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