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体育课“快乐”起来

 

【作者】 杨金艳 何紫阳

【机构】 山东省临沂兰山小学

【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还有许多学生是在被动地进行着的。学生喜欢体育却厌倦体育课的现象在当前的学校体育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强调“快乐体育”这一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

【关键词】 素质教育;快乐体育;教学;
【正文】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发展,并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这一理念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单向控制的教学局面,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更有效地发展个性,培养运动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这一概念,可以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情绪中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纵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积极改善外部环境
    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的设计会让学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易受干扰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场地、器材安排的合理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例如,我曾让学生带上自制的小哑铃(矿泉水的瓶子装上半瓶小砂石),在音乐的伴奏下跟我一起做哑铃操,学生们感到非常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2、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极大。在体育教学中尽量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学习的心理环境,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学习积极性也就会得到很大提高,从而使他们更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小学生同样也有丰富的情感,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如教学“投掷”,如果仅仅让学生投掷轻物体,动作单调,兴趣不大,效果也不好。于是,我把投掷教材编成了“深山打猎”的小故事。上课时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内容与要求,把学生分成几个打猎小组。上山时,用前脚掌走;下山时用脚跟走;遇到大石头,高抬腿走;发现了小野兽,悄悄地用脚尖走;前面有条小沟,用双脚跳;遇到了障碍,同学们互相援助,手拉手团结前进。看到天上小鸟飞,学鸟飞,练腕部活动;看见大老鹰,练两臂。从山上看到山下远处有火车,就排成队学开火车,练臂绕环。还学树枝在春风中摆动,伸开双臂练体侧运动。发现假象中的狼和狐狸,就搬石头,用力向狼掷去。用实心球打狼、狐狸、小兔等,打“中”后,一件件往回运。最后,同学们唱着歌儿胜利而归。
   3、连接生活,自主实践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这一思想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玩和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例如,将《立定跳远》设计成《青蛙过荷》的情境,开始让小青蛙们利用短绳来回跳动做游戏(自由发挥),然后让学生用跳绳设计、创造出各种图形的荷叶,接着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在荷叶上来回跳动。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教学情境,将所教的技术动作渗透在里面,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完成教学目标。
   4、游戏教学,促进参与
   游戏活动符合学生好动的天性,小学生对游戏尤其喜欢。体育教学应让学生全身心都“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真正体验体育的乐趣。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练就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群体意识,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体育技能,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一、二年级的儿童,爱好模仿,喜欢戏剧性的动作。但这个年龄的儿童的注意力还不十分集中,易于分散,因此游戏的规则就少而简单。三、四年级儿童的游戏也大都是富有情节性的。在这个年龄的游戏,参加者彼此之间有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和作用。游戏的规则多而复杂,如“三人五足接力”、“运球比赛”等游戏。五、六年级的儿童,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最欢喜的就是有韵律、柔软而协调的动作。此外,对增强机体具有一般意义的游戏(简单障碍接力和带有平衡的动作)能引起女孩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
   5、差异教学,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一学生学练一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一信息反馈一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锻炼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 【发布时间】2014/5/4 11:51:55
  • 【点击频次】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