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物理兴趣教学

 

【作者】 罗燕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鲁班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微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从教学内容出发,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结合所教授内容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由兴趣产生动力,从而降低和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就能够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教师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运用风趣语言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数学老师的夫人是一评弹文艺工作者,而他本人年轻时也是位评弹票友。因此这位老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仁怀地方话,尽管这不很规范,可趣味性特强,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果却相当不俗。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利用课本插图。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编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也是物理教材与其它教材的一个区别。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过程都可以通过插图反映出来。教材中的这些插图本身就是教材内容的主题,通过对插图的阐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疏通思维堵塞点,突破难点。教材每节后面的习题大部分都与实际联系,反映出现代高科技的知识点,这些有助于揭开现代高科技的神秘面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形成鲜明的印象,加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激励手段。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五、制造学习悬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笔者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来回移动让同学们观察光屏上的像,有时成倒立缩小的像,有时成倒立放大的像,有时不成像。此时,学生会感到好奇,但不知原因,因此产生强烈兴趣,同时渴望得到答案。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六、设计趣味性实验。

 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引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样。还可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再在地上铺一块大白纸,这也可以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现象,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手段之一。

七、采用直观教具。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教材、挂图和模型,给学生直观的感觉,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运用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等视听设备以及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化教学,运用视听设备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电化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生动的模拟表现。对难学、难理解和难演示的实验可以制作课件,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4/5/4 13:39:21
  • 【点击频次】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