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自然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作者】 宋永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四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三地理四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复习中,学生们普遍认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讲,自然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是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自然地理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一、抓住主干,夯实双基──基础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陆地水体的运动与转化、自然带、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等几个方面及其派生知识点上。它们自然也就成为自然地理要复习的重要知识点。要复习好这部分的内容须做到:
     1.重视主干知识,熟练掌握复现率高的知识点
     一要注意构建好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二要注意系统性,如把自然地理划分为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等几个系统专题,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三是多练,注重记忆性积累和运用性积累。
     2.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是试题的切入点。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寻找答题的共性、规律与策略。
     3.注意社会热点、焦点与区域知识的有机结合
     平时复习时要经常留意当前国内外和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宇宙探索、重大纪念活动、生态敏感区、地缘政治敏感区等方面的热点、焦点,用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4.突出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复习,高质量的掌握双基
     一要踏实复习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对其要有一个准确、清楚、透彻、灵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二是突出基本原理、规律中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复习,同时还要创造性的运用这些思路和方法,使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主线。三要突出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将其应用于实践,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优化复习,提高效率──关键
     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学的科学性,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现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此,我不想谈高深的理论,只想给各位提供一种科学的高考课堂教学模式:讲-练-评-(考)-结。
     1.讲:复习课中,要求复习的知识多,容量大,难度高,还要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讲什么、如何讲就显得尤为重要。自然地理关键是个“理”字,要求给学生讲透,讲明白,在讲的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体现启发性的原则。教师的讲授要精,要画龙点睛,要“内容图象化”。串讲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
     2.练:如果说,讲是练的基础,那么练就是讲的运用。在讲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形成系统的理论思维能力,再加强训练,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契机,是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要遵循先易后难,难易适度的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典型,要有层次性、综合性。
     3.评:即讲评。及时进行讲评,有助于学生们通过反馈的情况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缺漏及时地进行分析、领悟、完善、深刻,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采取措施进行补充、系统化、概括化,避免问题的搁置。讲评练习、试卷,可采取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批、互批,同学们进行讨论、提问、质疑,把主要矛盾找出。让学生们在亲身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与学生进行;不能解答的,教师进行引导、答析,一起来查缺补漏。
     4.考:考试作为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及时反馈的一种主要途径,是教学成果的评价和检测手段。在教学中,利用整块时间让学生集中做套试题,或利用十几、二十分钟,让学生完成试题的某几个部分,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方法技能等方面,这样的考有利于教师、同学们了解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从而将基础知识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应变能力和运用能力。
     5.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境的题就不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讲、练、考、评、结五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进行总复习要注意五个环节的联系使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三、科学训练,提升技能──保障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求学生抓好基本概念,原理学习的基础上,对这四方面的能力按照《考纲》规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和归类训练,特别是选择题、综合题、以及各项能力要求的专项训练,从中能更好的领会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另外,要重视规范性训练,必须按照高考的要求来进行,以便养成严谨的审题和答题习惯,从而尽可能减少非水平性失分。
     1.精选试题,摆脱题海,提高做题的效率
     选择试题的基本原则是:从知识点的角度看,所选习题力求紧密结合主干知识点,杜绝偏题、怪题;或试题中涉及到平时没有练习过的知识点,以便查漏补缺。从能力角度看,应选择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试题,即通过该试题的练习,能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从试题难度的角度看,应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为主等。
     2.塌实复习,规范解题,确保容易题和中档题不丢分是高考成功的保证
     要十分重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错误”。高三复习阶段中的平时练习和考题一般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学生出错后,要让他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解题思路,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总结经验,力求做到“同一类型的错误不能出现两次”,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简答题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且所占分值较高,是近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因此,在平时练习中,要不怕麻烦,科学、准确、规范、严谨地答题,尤其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层次性、科学性(用地理术语)等。

  • 【发布时间】2014/6/5 14:50:32
  • 【点击频次】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