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教育个性化与个性化教学设计结合探讨

 

【作者】 赵春霞

【机构】 山东省阳信县小桑学校 251800

【摘要】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其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设计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要。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语文教育个性化与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结合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语文;教育;个性;教学设计;结合 ;
【正文】
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要考虑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位学生在智力、基础、生活、性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非常大的差异。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将原来的统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自行选择的弹性目标。其主要被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以及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指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的部分,也就是识记、理解以及简单运用的部分。发展性目标则指的是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这个部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发展性目标则是针对基础非常好的学生,它要求这一类学生必须掌握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并且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木兰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基础差一点的学生通读全文,对全文进行理解和分析。对于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教师需要让他们写出这首《木兰诗》当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课下搜集一下资料,评价木兰从军,分析出木兰的性格,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写出关于《木兰诗》的小品和剧本,在班上进行表演。通过制定这些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让学生挖掘作品和作者的个性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同时也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这些课文当中,不论是题材、主题还是语言,都显示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只有让学生充分的挖掘了这些东西,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不会把话说尽,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去授课,更不能用所谓的标准来对学生的认识进行规范。语文教材中都是以单元的形式来进行编排,其目的都在于能够从多个侧面来比较。大部分的教师都仅仅只看到了各篇的相同之处,却没有重视各篇的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单元的时候,其中有个主题叫“人物传记”,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看看每一篇课文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体验。在让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回答,不能用统一的方式去束缚他们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布置作业
  在过去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会要求学生的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同样的作业。而且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是一样的,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同时也使得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另外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来布置作业,设计阶梯式的教学。第一层是非常简单的巩固性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通过设计这一层的基础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奠定基础,巩固知识。第二层则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进行适当拓展的作业,这些作业学生可以选做,其中的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层是探究性的作业,其题型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将思维和眼光放到教材之外。除了这些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作业,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可以让学生回去收集报纸或者课外书上的广告语,对其中精妙的部分进行分析,最终在下一堂课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游记、周记等,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要避免采用灌输式的方法,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讨论和分析的机会,在阅读理解和阅读迁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在学习写作文的时候,也必须摒弃过去采用的作文教学法,实行全面开放的方式,打破束缚。也就是说,在给了学生一个作文的题目以后,要给予学生观察、感悟、讨论的机会,使作文也能够被延伸到课外,最后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或者是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拟作文题目,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作文的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使取材的内容太窄,而且还必须要具有引导性,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教师要使作文的批改模式更加合理,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来评价,老师也要评价学生的作文。老师评价的时候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句,不能一味的批评和否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表扬。

五、总结与体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个性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合理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观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红卫.新教育理念下的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浅论[J].教育探索,2009,(2):27-28.
[2]常晓霞.如何设计富有个性化的语文作业[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9):94-94.
[3]罗华友.浅谈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175-175.


  • 【发布时间】2014/6/5 16:20:13
  • 【点击频次】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