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语文课堂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 ;
【正文】【问题描述】
一次学校举行教研活动,一位老师上《从现在开始》。当导入新课后,她让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学生开始读课文。接下来,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问:“在读课文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觉得哪个句子不好读?”
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这个句子不好读。”听得出这位同学在读这句话时真的读得有点结巴。
老师对这位同学说:“那你能不能读好?试着读一读。”
学生又读了一遍,比刚才流利一点了。
不知道老师是不是认真听了,只听老师说:“读的还可以吧。”
这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她读的还是有点结巴。”
立刻,有另外的同学随声附和:“老师,他读得没感情。”
“老师,他还把‘式’读成平舌音了。”
此时,读句子的学生脸红了,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这位老师也有点尴尬,还好反应快,她说:“看来同学们刚才听得很认真啊,以后就要这样学习哦。”“还有谁觉得哪个句子不好读?”
……
【问题诊断】
上面教学情境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以下问题:
1、评价没有原则性。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为了激励学生,一概都用表扬。这样的评价,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反而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评价没有针对性。学生“读得还可以”是指什么地方“可以”,是较之第一遍呢,还是声音响亮呢,都没有明确的指向。
3、评价的片面性。老师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评价带来的后果,只随口一句激励的话就认为是在表扬学生,可结果反而令自己尴尬。
4、评价抑制了学生的发展。被评价的学生刚刚还暗暗高兴,可后来听到同学们指出自己的缺点后的不自在,也许以后都不敢再回答问题了,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问题解决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怎样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呢?
我的问题解决尝试的构想是:
1. 评价语言要准确、恰当。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针对某个方面要讲清楚。
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能笼而统之,含糊不清。
2、评价语言要风趣幽默。对于学生的失误,老师如果采用批评只会令学生反、生厌,这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与幽默进行评价,课堂上不但充满情趣,生机盎然,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风趣和爱心,整堂课必定轻松和谐。
3、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尽量以表扬、鼓励为主,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他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4、评价语言要真诚。对学生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能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你,并爱上你的课。
5、评价语言要丰富多样。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同样,他们的课堂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语言与随机语言结合起来,还要旁征博引,巧妙地应对,独特创新地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请您调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尝试,把您创意的火花或解决的思路、微课的简案,即兴写在下面。
【问题解决多元视角】
1、《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泰勒教授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学家们,就提出了仅以课程或学业结束时的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以过程性的观察为主来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中不断指导学生,校正学生方向和方法,以求达到学习目标,激活课堂教师应通过有意识地评价学生,逐步形成科学实效的评价机制,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善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技能,完善教学过程,以达到师生的自我发展。
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而不是管人选拔人,其价值向度可表述为: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
[1]殷显君.关于语文课堂评价的探索 [J].中国校外教育2013—5:119.
3、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
(1)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2)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3)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4] 夏虹,孙涛.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与测试.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 ISBN7-5614-2980-0.
【问题解决优化路径】
优化路径1: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多元的评价。
【范例1】
张康桥《望月》
师:大家抬头看看(学生抬头看),有没有看到月亮?
生:(齐)没有。
师:哦,被天花板挡着呢。透过天花板,看到月亮没有?
生:(齐)没有。
师:呵呵,是的,白天,外面还下着雨,所以没看到月亮。那么,你有没有看到过月景呢?(学生齐说有)谁来说说?
生:我在晚上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个非常明亮的盘子一样。
师:月亮如月盘。
生: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小得只有一个边,就像没有一样。
师:月亮似银边,若隐若现。
生:我在奶奶家的阳台上看月亮,不管月亮是圆圆的,还是半圆的,或者只有一丝银边,我都觉得月亮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师:充满神奇,充满向往。
生:我觉得月亮最美的时候是月全食的时候,那时的月亮就像一个金色的光环。
师:月亮如玉盘,似银边,如金环,引人遐想,让人向往。让我们先和月亮打个招呼吧,搞点创意哦。
生:嫦娥,你现在还在想后羿吗?(众笑)
生:月亮,你真漂亮,希望你一天比一天美丽。
师:深切的关怀,美好的祝愿。
生:广寒宫,你真漂亮,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航天员,飞上月球,去寻找神话中的嫦娥。(众笑)
师:找到梦中的嫦娥,有梦想,很好。
[4]张康桥.上好小学语文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9. ISBN 978-7-5407-3979-9.
优化路径2: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范例2】
窦桂梅《晏子使楚》
(请一生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学生评议。)
生:“临淄”的发音要准一些;“晏子拱了拱手”,不是“拱拱手”。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读书时一定要读正确,不能丢字落字。我觉得刚才这位同学,她在创造性朗读呢。请你再规范地读一次,以后表演或复述的时候你就可以尽情创造啦。
[4]语文教学,要加法还是要减法?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ISBN 978-7-5617-6365-0.
优化路径3:根据学生展示进行具体指向的评价。
【范例3】
刘志春《信任》
… …
师: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事。
师:你对文章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生:读了这篇文章,让人觉得桃林的主人是那么朴实可爱。师:你对文章中没有出现的桃林的主人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生: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诚实和信任》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
师:你注意与以前学过的文章对照比较,这样更有助于你的学习。
生:我觉得文中写到的狗很有意思,这几只狗一点都不凶,欢吠跳跃。
师:是啊,这果园里的狗怎么会这样呢 ,可以进一步思考。
生:这篇课文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最重要的句子,说明你对文章的感受力比较强 。
生:课文中没写到主人出现,但能感受到主人的存在。
师:你真会读书,竟然到语言文字的深处了。
[1]陈泳.温度 向度 准度——名师课堂评价技巧赏析[J].江西教育2011—1、2B.
优化路径4:根据课堂生成进行风趣幽默的评价。
【范例4】
薛法根《天鹅的故事》
(教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或三四句话把故事内容说出来。)
生:一只从南方飞来的天鹅要找东西吃,但是北风呼啸,天鹅找不到东西吃,就要饿死了。后来,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把冰弄破。后来,很多天鹅帮它一起把冰弄破。终于把冰面弄开了。
师:大家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他能把这么长的课文用几句话概括出来,而且大家都听懂了,这就是水平。不错。但是我有一个建议,你们有没有听到他经常用一个字,而且这个字不太好听,就是“弄”。老天鹅把冰“弄”开,其他天鹅也“弄”(众笑),能不能换一个词?你自己行吗?
(该生答不出)
师:弄是弄不出来了。
生:砸。
生:敲。
师:用手才能敲,用榔头才能敲。老天鹅用什么敲?
生:撞。
师:对呀。老天鹅用(生:身体)撞开冰面(对刚才的学生)以后能用“撞”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再” (众笑)。不过,他第一个发言,很有勇气而且大家都听懂了,这点很重要。下面谁能说得更简略、更文雅些。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薛法根《天 鹅 的故事》
【问题解决资源链接】
1、张康桥:《上好小学语文课》,漓江出版社,2007年9月。
2、张文质,窦桂梅主编:《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李聪娜《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初探》,《课外语文》2013年第五期。
4、张晓光《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祖国》2013年第2期。
5、光盘:
6、网络:
【问题解决反思建模】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明确的指向。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生动幽默。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真诚。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
您的对话描写教学反思与建模:
一次学校举行教研活动,一位老师上《从现在开始》。当导入新课后,她让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学生开始读课文。接下来,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问:“在读课文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觉得哪个句子不好读?”
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这个句子不好读。”听得出这位同学在读这句话时真的读得有点结巴。
老师对这位同学说:“那你能不能读好?试着读一读。”
学生又读了一遍,比刚才流利一点了。
不知道老师是不是认真听了,只听老师说:“读的还可以吧。”
这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她读的还是有点结巴。”
立刻,有另外的同学随声附和:“老师,他读得没感情。”
“老师,他还把‘式’读成平舌音了。”
此时,读句子的学生脸红了,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这位老师也有点尴尬,还好反应快,她说:“看来同学们刚才听得很认真啊,以后就要这样学习哦。”“还有谁觉得哪个句子不好读?”
……
【问题诊断】
上面教学情境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以下问题:
1、评价没有原则性。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为了激励学生,一概都用表扬。这样的评价,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反而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评价没有针对性。学生“读得还可以”是指什么地方“可以”,是较之第一遍呢,还是声音响亮呢,都没有明确的指向。
3、评价的片面性。老师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评价带来的后果,只随口一句激励的话就认为是在表扬学生,可结果反而令自己尴尬。
4、评价抑制了学生的发展。被评价的学生刚刚还暗暗高兴,可后来听到同学们指出自己的缺点后的不自在,也许以后都不敢再回答问题了,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问题解决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怎样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呢?
我的问题解决尝试的构想是:
1. 评价语言要准确、恰当。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针对某个方面要讲清楚。
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能笼而统之,含糊不清。
2、评价语言要风趣幽默。对于学生的失误,老师如果采用批评只会令学生反、生厌,这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与幽默进行评价,课堂上不但充满情趣,生机盎然,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风趣和爱心,整堂课必定轻松和谐。
3、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尽量以表扬、鼓励为主,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他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4、评价语言要真诚。对学生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能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你,并爱上你的课。
5、评价语言要丰富多样。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同样,他们的课堂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语言与随机语言结合起来,还要旁征博引,巧妙地应对,独特创新地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请您调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尝试,把您创意的火花或解决的思路、微课的简案,即兴写在下面。
【问题解决多元视角】
1、《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泰勒教授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学家们,就提出了仅以课程或学业结束时的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以过程性的观察为主来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中不断指导学生,校正学生方向和方法,以求达到学习目标,激活课堂教师应通过有意识地评价学生,逐步形成科学实效的评价机制,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善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技能,完善教学过程,以达到师生的自我发展。
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而不是管人选拔人,其价值向度可表述为: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
[1]殷显君.关于语文课堂评价的探索 [J].中国校外教育2013—5:119.
3、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
(1)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2)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3)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4] 夏虹,孙涛.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与测试.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 ISBN7-5614-2980-0.
【问题解决优化路径】
优化路径1: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多元的评价。
【范例1】
张康桥《望月》
师:大家抬头看看(学生抬头看),有没有看到月亮?
生:(齐)没有。
师:哦,被天花板挡着呢。透过天花板,看到月亮没有?
生:(齐)没有。
师:呵呵,是的,白天,外面还下着雨,所以没看到月亮。那么,你有没有看到过月景呢?(学生齐说有)谁来说说?
生:我在晚上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个非常明亮的盘子一样。
师:月亮如月盘。
生: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小得只有一个边,就像没有一样。
师:月亮似银边,若隐若现。
生:我在奶奶家的阳台上看月亮,不管月亮是圆圆的,还是半圆的,或者只有一丝银边,我都觉得月亮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师:充满神奇,充满向往。
生:我觉得月亮最美的时候是月全食的时候,那时的月亮就像一个金色的光环。
师:月亮如玉盘,似银边,如金环,引人遐想,让人向往。让我们先和月亮打个招呼吧,搞点创意哦。
生:嫦娥,你现在还在想后羿吗?(众笑)
生:月亮,你真漂亮,希望你一天比一天美丽。
师:深切的关怀,美好的祝愿。
生:广寒宫,你真漂亮,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航天员,飞上月球,去寻找神话中的嫦娥。(众笑)
师:找到梦中的嫦娥,有梦想,很好。
[4]张康桥.上好小学语文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9. ISBN 978-7-5407-3979-9.
优化路径2: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范例2】
窦桂梅《晏子使楚》
(请一生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学生评议。)
生:“临淄”的发音要准一些;“晏子拱了拱手”,不是“拱拱手”。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读书时一定要读正确,不能丢字落字。我觉得刚才这位同学,她在创造性朗读呢。请你再规范地读一次,以后表演或复述的时候你就可以尽情创造啦。
[4]语文教学,要加法还是要减法?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ISBN 978-7-5617-6365-0.
优化路径3:根据学生展示进行具体指向的评价。
【范例3】
刘志春《信任》
… …
师: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事。
师:你对文章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生:读了这篇文章,让人觉得桃林的主人是那么朴实可爱。师:你对文章中没有出现的桃林的主人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生: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诚实和信任》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
师:你注意与以前学过的文章对照比较,这样更有助于你的学习。
生:我觉得文中写到的狗很有意思,这几只狗一点都不凶,欢吠跳跃。
师:是啊,这果园里的狗怎么会这样呢 ,可以进一步思考。
生:这篇课文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最重要的句子,说明你对文章的感受力比较强 。
生:课文中没写到主人出现,但能感受到主人的存在。
师:你真会读书,竟然到语言文字的深处了。
[1]陈泳.温度 向度 准度——名师课堂评价技巧赏析[J].江西教育2011—1、2B.
优化路径4:根据课堂生成进行风趣幽默的评价。
【范例4】
薛法根《天鹅的故事》
(教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或三四句话把故事内容说出来。)
生:一只从南方飞来的天鹅要找东西吃,但是北风呼啸,天鹅找不到东西吃,就要饿死了。后来,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把冰弄破。后来,很多天鹅帮它一起把冰弄破。终于把冰面弄开了。
师:大家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他能把这么长的课文用几句话概括出来,而且大家都听懂了,这就是水平。不错。但是我有一个建议,你们有没有听到他经常用一个字,而且这个字不太好听,就是“弄”。老天鹅把冰“弄”开,其他天鹅也“弄”(众笑),能不能换一个词?你自己行吗?
(该生答不出)
师:弄是弄不出来了。
生:砸。
生:敲。
师:用手才能敲,用榔头才能敲。老天鹅用什么敲?
生:撞。
师:对呀。老天鹅用(生:身体)撞开冰面(对刚才的学生)以后能用“撞”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再” (众笑)。不过,他第一个发言,很有勇气而且大家都听懂了,这点很重要。下面谁能说得更简略、更文雅些。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薛法根《天 鹅 的故事》
【问题解决资源链接】
1、张康桥:《上好小学语文课》,漓江出版社,2007年9月。
2、张文质,窦桂梅主编:《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李聪娜《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初探》,《课外语文》2013年第五期。
4、张晓光《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祖国》2013年第2期。
5、光盘:
6、网络:
【问题解决反思建模】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明确的指向。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生动幽默。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真诚。
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
您的对话描写教学反思与建模:
- 【发布时间】2014/7/30 14:43:04
- 【点击频次】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