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学之教育价值略析
【关键词】 大学 教育价值 人的发展 社会文明提升 大学自身完善;
【正文】作为一种特定的关系,大学之教育价值既基于自身的逻辑发展而动态变化,又基于受教育者之价值追求的变化、社会文明提升和文化传承的需要等而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综观高等教育史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现代大学所凸显的教育价值与大学初建时期已有很大不同。当前,关于大学教育价值的讨论甚嚣尘上,所论主题纷繁复杂,无不与大学面临的时代特征、生存境遇以及大学未来发展趋势相关联。之所以对这一论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从三个方面厘清大学之教育价值对学生个体、社会文化发展以及大学自身完善与成熟的终极意义,以期使教育价值的讨论思路更加清晰。
一、价值、教育价值
“价值”一词内涵丰富,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将“价值”一词置于何领域进行研究,亦决定着“教育价值”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据《说文解字》解释,“贾,物直也”,“值,措也”。[1]价原指场所,引申为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值”是持有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相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价值”是指物品在比较、交换过程中体现出的“相当”、“不相当”,反映的是物的功用性。[2]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它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3]在《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属性” 。[4]可见,这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价值”所作的界定,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内涵等同于“使用价值”。
从哲学的意义上而言,“价值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一方面,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的规定同时也就是人们对外部现实的应然性要求。这是由利益关系规定的应当如何的社会尺度。价值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事实,应然来自于利益关系要求的实然。从这种意义上说,价值也是一种应然的存在,但应然的并不等于只是从人的心灵中产生的。”[5]因此,所谓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是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6]各种价值词如好、坏、善、恶、美、丑、利、害等的共名,各种具体价值形态的总概括,一切事物、行为对人的需要的趋向、可能和结果,是主客体关系中客体趋向主体、物为人而存在的实质内容。[7]在这一情境,主体的需要被纳入社会实践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其目的在于深入思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社会规定性与深层意义。[8]
二、现代大学之教育价值
庄严肃穆的哈佛校门上,书写着这样一句名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清除学生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制度等方面的阻碍”[11]亦是哈佛追求真理精神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教育价值的凸显与大学的职能和大学自身的逻辑发展及完善密不可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构成了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也是大学发展之价值判断与政策选择的坐标,因此,探讨现代大学教育价值的功效及作用,其实质即在于探讨大学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提升、大学自身的完善的深层意义。
1、之于人的发展。
就人的发展而言,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大学教育价值更多的凸显的是个体价值,即对于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自由教育的重点在于追求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在于培养人的才智与想象力,在于发展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12]在美国从事多年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程星如是说。
2、之于社会文明提升。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大学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20世纪美国教育家、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奠基人约翰·布鲁贝克所言,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从大学职能的演变历程亦可发现,大学职能的发展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持续提升等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3、之于大学自身完善。
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还凸显为之于其自身完善的积极意义。以哈佛大学为例,19世纪,哈佛把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引入美国,使美国的教育水平有了跨时代的飞跃,使美国的高等学府成为全世界学术名流向往的殿堂,进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美籍外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学术权威。一个世纪之后,哈佛又首创了独特的案例教学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也正是这种授课方式的革命,创造了哈佛商学院的传奇神话。这些都表明,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的意义不仅之于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提升,亦之于其自身的完善与成熟。
三、从现代大学之教育价值反观大学存现状态
探讨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其主旨是基于对现代大学之存现状态与发展困境的深入思考。自中世纪问世以来,大学已有千年的历史可循。在其螺旋发展的脉络中,大学既基于自身的职能与属性,又基于受教育者、国家、市场的需求和制衡而发展。我们探讨的大学教育价值,正是直面与反思大学当前之生存境遇及大学教育现实的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不难发现,现代大学面临的发展境遇与教育现实,已经引起国家、社会等的高度重视。大学管理者只有从战略的高度、从高等教育全局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研究,紧紧把握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大学教育价值的真实意义,也才能确保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①本文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研究》,课题编号13DSD010;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研究》。
一、价值、教育价值
“价值”一词内涵丰富,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将“价值”一词置于何领域进行研究,亦决定着“教育价值”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据《说文解字》解释,“贾,物直也”,“值,措也”。[1]价原指场所,引申为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值”是持有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相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价值”是指物品在比较、交换过程中体现出的“相当”、“不相当”,反映的是物的功用性。[2]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它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3]在《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属性” 。[4]可见,这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价值”所作的界定,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内涵等同于“使用价值”。
从哲学的意义上而言,“价值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一方面,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的规定同时也就是人们对外部现实的应然性要求。这是由利益关系规定的应当如何的社会尺度。价值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事实,应然来自于利益关系要求的实然。从这种意义上说,价值也是一种应然的存在,但应然的并不等于只是从人的心灵中产生的。”[5]因此,所谓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是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6]各种价值词如好、坏、善、恶、美、丑、利、害等的共名,各种具体价值形态的总概括,一切事物、行为对人的需要的趋向、可能和结果,是主客体关系中客体趋向主体、物为人而存在的实质内容。[7]在这一情境,主体的需要被纳入社会实践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其目的在于深入思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社会规定性与深层意义。[8]
二、现代大学之教育价值
庄严肃穆的哈佛校门上,书写着这样一句名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清除学生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制度等方面的阻碍”[11]亦是哈佛追求真理精神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教育价值的凸显与大学的职能和大学自身的逻辑发展及完善密不可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构成了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也是大学发展之价值判断与政策选择的坐标,因此,探讨现代大学教育价值的功效及作用,其实质即在于探讨大学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提升、大学自身的完善的深层意义。
1、之于人的发展。
就人的发展而言,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大学教育价值更多的凸显的是个体价值,即对于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自由教育的重点在于追求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在于培养人的才智与想象力,在于发展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12]在美国从事多年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程星如是说。
2、之于社会文明提升。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大学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20世纪美国教育家、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奠基人约翰·布鲁贝克所言,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从大学职能的演变历程亦可发现,大学职能的发展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持续提升等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3、之于大学自身完善。
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还凸显为之于其自身完善的积极意义。以哈佛大学为例,19世纪,哈佛把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引入美国,使美国的教育水平有了跨时代的飞跃,使美国的高等学府成为全世界学术名流向往的殿堂,进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美籍外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学术权威。一个世纪之后,哈佛又首创了独特的案例教学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也正是这种授课方式的革命,创造了哈佛商学院的传奇神话。这些都表明,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的意义不仅之于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提升,亦之于其自身的完善与成熟。
三、从现代大学之教育价值反观大学存现状态
探讨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其主旨是基于对现代大学之存现状态与发展困境的深入思考。自中世纪问世以来,大学已有千年的历史可循。在其螺旋发展的脉络中,大学既基于自身的职能与属性,又基于受教育者、国家、市场的需求和制衡而发展。我们探讨的大学教育价值,正是直面与反思大学当前之生存境遇及大学教育现实的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不难发现,现代大学面临的发展境遇与教育现实,已经引起国家、社会等的高度重视。大学管理者只有从战略的高度、从高等教育全局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研究,紧紧把握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大学教育价值的真实意义,也才能确保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①本文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研究》,课题编号13DSD010;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研究》。
- 【发布时间】2014/4/1 22:20:06
- 【点击频次】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