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生本教育理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作者】 陈 彝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上西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能够阅读简易的英语读物并掌握简单的阅读策略。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尝试,希望学生不再惧怕阅读,苦于阅读,而是快乐阅读。直到接触到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之后,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在教学中,努力将生本教学理念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
        一、课前预习——质疑问读
        生本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
         以四川版《新纪元英语》3A Unit 1 Chapter1《Our day》PartCFun reading为例,对于已经学过两年英语的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指导学生预习,就本部分而言,除了“moon,early,still”等几个生词以外,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先以框架式的问题(where,when,who,how)引领学生阅读,使学生抓住课文主旨,学生在质疑过程中,阅读的时空由封闭的课堂向开放的课外转移,从传统的由教师引领着理解文本转变为自我浸透式的领会与掌握;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熟悉并初步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而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阅读活动中——分组开展问题讨论,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生本教育是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分组时可以将学生成绩有差异的男女,生组成一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长(如有些学生听力好,有些学生记忆力好)和性格特点(如有些学生有领导能力,有些学生善于表达)分组,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各小组推选以为组长,负责全组的领导工作,并宣称小组记录员和小主检查员,协助组长工作。组中每个人都安排一个角色,分配一些任务,负责一项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如discussion leader,word master等,每次阅读学生都进行角色的轮换,阅读后与组内同学讨论,分享收获。
         生本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生本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实践,既要独立学生学习和整合学科知识,对学习问题及认为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
        通过课前预习——质疑问读之后,学生初步理解了阅读内容,开始分组阅读活动。
        首先是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喜好分配学习任务,每人负责一项工作。然后是在阅读后动中,discussion leader要负责准备一些问题,并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可以让思维灵活的学生担当这个角色,以启到示范作用,教师在巡视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四川版《新纪元英语》3A Unit3 Season. Chapter 6Cloths为例,在阅读前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What season,What’s the weather,Where,Who”提出问题。阅读后,由discussion leader提出问题,并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后,现在小组中核对答案,然后再抽取个别组在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最后,小组展示和评价学习成果,为了检查学生在分组阅读中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抽查一些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要平衡各小组之间执行评价标准的差异,把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为了使活动更加有趣、更具竞争性,前三个小组获得奖励。这样,在紧张的竞争和愉快的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和发展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结束语
        生本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在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由于把阅读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每个学生都带着任务去阅读,读完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不仅要熟悉阅读材料,理解其内容大意,必要时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如果有些任务超出某些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降低难度,还上适合他们的角色,尽量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起着“助学”的作用,在“助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路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效。
  • 【发布时间】2014/7/30 15:18:21
  • 【点击频次】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