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口语能力培养须“在游泳中学游泳”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我们应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操练,“在游泳中学游泳”,不能光在纸上运作。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能力 培养 实践
传统英语教学,“应试化”趋向严重,只注重知识学习,不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结果学生满腹英语却无法用口头表达。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注重口语训练,不能再只学不“说”,英语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只能是“在游泳中学游泳”,不能光在纸上运作。否则,又是一个“哑巴英语”的角儿。
一、现行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口语教学,新课标无论在教学建议还是在课程目标中都有明确要求,特别是在语言技能培养栏目中详细地列出了口语教学的方法以及各级英语应达到的标准。总的是“说话或朗读时,语音语调正确;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语法正确,用词恰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用英语表达时流利顺畅,内容充实,前后逻辑清楚。”然而,这些要求在高考时由于没有相应检测内容,很多急功近利的教师只注重笔试部分,忽略于此,导致学生口语能力极为低下。另外两个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英语强调实践性,而现实缺乏语言运用环境,我们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四、五节英语课外,很少有英语接触机会,课上所学的知识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实际运用。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知道,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听说实践,学生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加上少数英语教师口语水平不够理想,这就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心理因素。由于平时缺少训练,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例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不对,说不好;怕说错,怕被讥笑,被批评。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
二、培养口语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宽松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学生不愿说、不敢说,原因很可能在于没有形成一个愉悦宽松的交流氛围,学生有了心理障碍。为此,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练习,逐步缓解学生紧张、胆怯和害羞的心理压力。
(二)模拟交流情境。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多媒体落户课堂已成为定局。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能拓展学生感官,丰富学习渠道,还能模拟各种情境,营造出图文并茂、情理交融的活动现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我们可借用多媒体来解决我们缺乏英语交流实践平台这一难题,模拟交流讨论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口语实践训练。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使教学内容变得逼真、生动、形象。例如在讲SEFC(Book II) Unit 13 The Water Planet时,我们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污染,生物大量死亡的画面,让学生总结当今的海洋生物面临的生存问题。然后再呈现几幅展示人们在农业、交通、家用等方面用水的图画,要求学生运用画面中提供的日常交际用语谈论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方面的现状,并结合①What is problem with life in the oceans?②W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③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ceans?等问题,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水资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这样模拟情境,学生感受到了水污染、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心里自然有话想表达,教师再激励、引导,便水到渠成了。长此以往,口语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重视听读训练。口语并非仅仅是“说”,还涉及到听、理解等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还要注重倾听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地培养。正如新课标所言:“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可以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展开,即听、读、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说的表达技能”。①听力培养。听力是获取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口语交流的前提。只有听懂了,才能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除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听力训练,我们还可以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如一些经典的原版电影,英语歌曲等,对学生进行“精听”,“泛听”等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存储一定的口语表达的句型格式;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②朗读能力培养。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在语流中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续、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在熟读基础上,再选择一些句型、段落、名言等进行背诵,使朗读技能熟练,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口语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久坚持,更需要反复实践。正如新课标所言:“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英语实践。”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从大量的口语练习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多措并举,加强学生的听、读、写训练,扩大输入量,为口语输出提供物质储备,从而切实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英、刑海英,中学英语口语课教学的基本方略[J].知识空间,2010.6。
[2]黄若妤,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界,2009。
[3]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3.6。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能力 培养 实践
传统英语教学,“应试化”趋向严重,只注重知识学习,不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结果学生满腹英语却无法用口头表达。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注重口语训练,不能再只学不“说”,英语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只能是“在游泳中学游泳”,不能光在纸上运作。否则,又是一个“哑巴英语”的角儿。
一、现行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口语教学,新课标无论在教学建议还是在课程目标中都有明确要求,特别是在语言技能培养栏目中详细地列出了口语教学的方法以及各级英语应达到的标准。总的是“说话或朗读时,语音语调正确;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语法正确,用词恰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用英语表达时流利顺畅,内容充实,前后逻辑清楚。”然而,这些要求在高考时由于没有相应检测内容,很多急功近利的教师只注重笔试部分,忽略于此,导致学生口语能力极为低下。另外两个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英语强调实践性,而现实缺乏语言运用环境,我们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四、五节英语课外,很少有英语接触机会,课上所学的知识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实际运用。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知道,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听说实践,学生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加上少数英语教师口语水平不够理想,这就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心理因素。由于平时缺少训练,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例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不对,说不好;怕说错,怕被讥笑,被批评。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
二、培养口语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宽松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学生不愿说、不敢说,原因很可能在于没有形成一个愉悦宽松的交流氛围,学生有了心理障碍。为此,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练习,逐步缓解学生紧张、胆怯和害羞的心理压力。
(二)模拟交流情境。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多媒体落户课堂已成为定局。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能拓展学生感官,丰富学习渠道,还能模拟各种情境,营造出图文并茂、情理交融的活动现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我们可借用多媒体来解决我们缺乏英语交流实践平台这一难题,模拟交流讨论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口语实践训练。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使教学内容变得逼真、生动、形象。例如在讲SEFC(Book II) Unit 13 The Water Planet时,我们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污染,生物大量死亡的画面,让学生总结当今的海洋生物面临的生存问题。然后再呈现几幅展示人们在农业、交通、家用等方面用水的图画,要求学生运用画面中提供的日常交际用语谈论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方面的现状,并结合①What is problem with life in the oceans?②W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③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ceans?等问题,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水资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这样模拟情境,学生感受到了水污染、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心里自然有话想表达,教师再激励、引导,便水到渠成了。长此以往,口语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重视听读训练。口语并非仅仅是“说”,还涉及到听、理解等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还要注重倾听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地培养。正如新课标所言:“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可以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展开,即听、读、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说的表达技能”。①听力培养。听力是获取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口语交流的前提。只有听懂了,才能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除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听力训练,我们还可以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如一些经典的原版电影,英语歌曲等,对学生进行“精听”,“泛听”等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存储一定的口语表达的句型格式;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②朗读能力培养。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在语流中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续、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在熟读基础上,再选择一些句型、段落、名言等进行背诵,使朗读技能熟练,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口语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久坚持,更需要反复实践。正如新课标所言:“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英语实践。”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从大量的口语练习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多措并举,加强学生的听、读、写训练,扩大输入量,为口语输出提供物质储备,从而切实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英、刑海英,中学英语口语课教学的基本方略[J].知识空间,2010.6。
[2]黄若妤,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界,2009。
[3]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3.6。
- 【发布时间】2014/7/30 15:19:38
- 【点击频次】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