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巧施变化策略 创新英语教学

 

【作者】 张淑芳

【机构】 四川省蓬溪县蓬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形式,巧施变化策略,让课堂充满变化、充满活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变化策略  巧施  创新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也习惯于被容器化的接收学习。这两种“习惯”下的“和谐”虽然相安甚久,但只有极少学生获得了英语知识,在“哑巴”世界里还能纸上运作。显然这不是我们英语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师生易位,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是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鼓励者,如果仍采用传统单一手段教学,显然无法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养。为此,教师必须打破惯性模式,巧施变化策略,创新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行为心理学创始人约翰·沃森在《刺激-反应理论(S-Rtheory)》中指出人类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刺激和反应,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学生是否有学习积极性,是否“我要学”的自我驱动力,就看教师如何“刺激”。实际上,教学中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方法的使用都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刺激。心理学又研究表明:强刺激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积极的反应;弱刺激产生抑制作用,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反应,学习兴趣就会逐步淡化,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象学生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只能给学生弱刺激,让学生越来越“习惯”,越来越麻木。就是按人之本性来说,也会喜新厌旧,单调则乏味无趣,更何况高中学生天生好奇。因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变化策略,给学生新的刺激,常给学生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这种变化策略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教学用语要富有变化性
  教学用语是教师传达教学信息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良好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规范,富有美感和激情,还要富有变化。因为任何事物的刻板单调就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持久不变的语言亦是如此。积极的语言能产生正效应,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一贯不变的语调只能“催眠”,产生负效应,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教学指令应富有变化性
  教学指令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出的,以引起学生作出相关反应的各种指令,包括语言、动作等指令或教学要求。这种指令在教学中经常发生,学习已司空见惯,如果教师经常采用同种指令就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目的,一定要富有变化性,即使是同类活动,教师也应时常变换。若教师老是用“now let’s do pair work/group work。”这样来交待任务,自然会使学生有乏味之感;若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喜好选用不同的方式交待任务,学生参与的热情就高得多。如在安排小组讨论旅游方式时,教师说how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why?do you know your classmates’most wayof traveling?allright,will you please turn a round and try to ask three of your classmates about it?效果就较好。
  三、组织形式要富有变化性
  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原因在于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教师采用“一言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参与兴趣不浓。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当时的情绪状态不断变换活动形式,运用个人活动、同伴活动、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来增强教学组织形式的新颖性,让学生在富有变化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1 Unit 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小组讨论:Imagine that you are Wang kun and Wang Wei。Choose a paragraph from the passage and use the information to help you make up a dialogue。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一种活动方式,只能造成刺激的单调,引起消极反应。
  四、内容呈现要富有变化性
  传统英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要么是语言,要么是板书,只能引起学生听觉或视觉的反应。这种刺激如果长久,学生就会产生倦怠感。所以,我们应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包括交流通道的变化(如由听觉通道改为视觉通道或触觉通道)和同一通道内形式的变化(如由听教师讲改为听录音)。而实现方式的最好载体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用多媒体作为呈现终端,能同时作用学生多种感官,而且能根据需要调整作用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受到新颖刺激而产生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形式要富有变化性
  英语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是的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作业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最佳平台,就应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发挥作用,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体和积极践行者。而传统作业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只是机械反复的读和写,记单词、背语法,让学生苦不堪言,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作业形式,让富有变化的作业新模式在学生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适当布置有声作业,让学生进行“说”的练习,如用英语讲一个故事录下来或把所学课文熟读后录入磁带,然后选一些在课堂上播放;可布置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英语晚会活动方案,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交流实践平台。
  总之,变化策略是学习的调料,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奋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种策略,让课堂充满变化、充满活力,从而调动学生互动对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章兰根,“构建‘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3期。
  【2】赵秀芬,教师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沧桑,2009.4。
  【3】司国林,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英语复习积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3期。
  • 【发布时间】2014/7/30 15:32:28
  • 【点击频次】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