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要靠实验来培养。实验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但是,通过我在农村中学多年任教的经历来看,在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验仪器陈旧,器材数量不足
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实验仪器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普九验收时所配备器材,一部分完全是摆设,另一部分也能勉强凑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常出现灯具座生锈而接触不良,电流表、电压表接线柱松动之类的问题。一节课过后,还有一些组的学生连灯泡都没有亮起来,而实验老师一节课就在给学生处理怎么让灯泡亮起来的问题。没法完成实验任务,也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偏低,缺乏科学管理
实验教师、实验员是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正常开设和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一名实验教师或实验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同时还应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钻研科学的精神。当前,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由理科老师兼任,或者直接由其他老师和后勤人员兼任。这些人既不懂物理知识,又不知道如何维护实验器材,导致了大量器材的破损和浪费。如一中学实验员,为考虑到美观将磁体叠在一起,结果一段时间后,磁体的磁性大大减弱,最终没法使用。因此,学校和上级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员和实验老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对他们的考核力度。或对实验员和实验老师制定像专业技术人员一样,能进行职称评定的制度。来激发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实验的开设率达不到要求,仪器的使用率不高
由于实验设备的老化,也有可能怕麻烦。有的中学教师干脆把实验课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口述实验,学生根本没有做过学生实验。在他看来实验设备老化,现象不明显,做实验还不如叫学生背实验,只要学生把实验现象记住就达到目的了。老师反复的讲,学生重复的记,结果测验时还是有许多同学做不出来。如我曾辅导过一个学生,初二下册“电学”中的“短路”总是弄不明白很模糊。结果我仅利用了两个小灯泡连成一个串联电路,开始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然后我用一根导线将其中一个小灯泡短接,这个小灯泡就灭了,再由她自己将另外的小灯泡短接。结果她马上就明白了,同时发现一个小灯泡短路时另外一个小灯泡比原来亮多了,说明电流增大了。如果用导线直接接通电源正负两极,就会产生更大的电流可能会烧坏电源,所以短路很危险。不需要老师引导自己就总结出来了,这比大费口舌的讲理论要快的多,效果也比只讲理论要好。因此,学校应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
四、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当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严重的偏差,具体有:重理论,轻实验操作;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知识深度的挖掘和对严谨性的追求,忽视了与生活的广大联系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等等,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总之,许多农村中学实验设备还比较落后,无法与新课改教学理念同步,各级领导和学校教师应引起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多渠道,多角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为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发布时间】2014/4/2 21:31:28
- 【点击频次】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