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 魏元春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工作岗位的用人需要确定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评价目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中等职业教育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应基于学生就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学科系统化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不适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及参考书上的知识,课程体系开发并未完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内容不够综合,各知识环节相对分散,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并不了解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如何应用,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电脑+PPT”的操作演示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较直观且授课信息量大。但由于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与中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第三,考核方式单一。《计算机基础》的考核采用期末机试+笔试的方法,这种做法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再突击,降低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鉴于这种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存在以上问题,对于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合适的,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所谓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某一任务并获取工作成就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是:首先,根据各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借鉴兄弟学校经验,编制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其次,选择部分班级作为试点,完善、形成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1. 依托不同专业的工作过程,构建相关知识模块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基准去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时,不局限于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力求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在教学中依托不同专业的工作过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为与专业需要对应的模块,包括:模块1,认识计算机,具备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模块2,Windows操作系统,具备对系统的应用能力;模块3,word文字处理,具备文书编辑和处理能力;模块4,Excel电子表格,具备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模块5,演示文稿,具备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模块6,Internet应用,具备网络应用和搜索的能力。
  2. 把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实施“任务引领”项目教学
  为了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岗位工作过程的结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布置任务”的方式把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任务”作为驱动,围绕着具体项目任务展开探究,自己操作计算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Word的教学中,我们以制作“学校招生宣传画册”为任务,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开展教学:
  (1)创设学习情境,引入真实项目。学校秋季招生,现在需要对学校进行宣传,要求学生用Word制作学校的招生宣传画册,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
  (2)分析项目途径,制订解决方案。 针对“学校招生宣传画册”这一项目,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要宣传哪些元素,比如说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校园生活、学校荣誉、优秀毕业生、招生计划等,搜集准备素材。
  (3)讲解演示要点,实施项目任务。在实施该项目时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相关的Word图文混排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讨论设定具体方案,共同协作完成项目。
  (4)评价项目成果,完善项目设计。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对成果进行评价,采用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进行点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中得到引申和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学科本位观念,使岗位工作过程成为学科教学的导向和指南,强化教学中的产学结合,培养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勇.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4-6.
  [2]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 【发布时间】2014/8/30 10:29:54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