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凝神谛听 练就一对聪耳——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

 

【作者】 吴大琼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旧县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倾听能力的提高,练就一对聪耳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反复贯彻和持久训练,既要专项训练,又要运用榜样激励,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
  关键词:倾听能力  方法  培养
  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是有效交流、双向沟通的重要前提,也是获得言语信息、学到知识技巧的有效方式。然而,现行小学生由于好动、表现欲望强、不太尊重别人等特点,导致了倾听不专心、不用心、不耐心、不诚心,不但抓不住倾述者的主要意思,还时不时地打断别人说话,强加自己情感、态度等观点进行武断评价。显然,这种听的方式不适合我们竞争社会合作的需要。作为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使之凝神谛听、练就一对聪耳,具有良好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
  一、营造趣味情境,让学生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乐于倾听,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倾听兴趣,使之形成内驱力自我驱使认真倾听。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凝神谛听的时间一般在新课导入阶段,这时注意力最集中、倾听最用心。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我们开课的艺术设计,营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眼球,“揪住”学生听觉,扣住学生心弦,学生难道还不会不听?处于“愤悱”状态的学生必然乐于倾听。开课时,教师不仅语言生动,还带有激励性,所营造的情境无论语境还是多媒体情境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习惯的最佳时刻,我们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平台,让学生感受倾听过程,感受“听”来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可增强学生倾听爱好,提高倾听兴趣。
  二、细化行为要求,让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艺术。倾听不光是接收言语信息的过程,也是获得情感、给予理解、彼此尊重的过程。倾听不光是耳朵运动,还需要多种如眼、心、手势等配合,甚至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前倾的身体。很多学生都认为“听是旁观”,是客体,倾述者才是主体。其实不然,听也是一种参与,需要听者有适当的反应,形成互动。然而,这一切对于我们“00后”学生来说,特别是娇生惯养的很任性的独生子女来说,似乎要求太高,很难达到。不过,我们教师要耐心和方法,相信通过一定时间和耐心能给以转化和提高。古人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我们必须细化要求,甚至约法三章,让学生懂得怎样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发言。如:当同学发言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情,注意力应集中在同学发言上,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评判;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发言的同学,要聚精会神地听。
  三、创新培养方式,让学生形成倾听习惯
  无论是听课学习,还是合作时的交流讨论,都需要学生认真倾听。如果仅靠教师次次要求,显然达不到教育目的。我们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具有倾听爱好,形成倾听习惯,我们方能“撒手不管”,达到“不教”目的。而这需要教师从现实就创新培养方式,让学生在持久训练的实践中形成习惯。
  (一)开展专项训练,培养倾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学生听的能力、听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因此,在教给学生倾听方法后,必须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善于倾听。一是听后复述。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为此,我特意每周安排一节故事课,选择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二是听答训练。这种训练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常用方式之一。如:听读一段文字后回答问题。三是听记训练。这种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如作班会课堂记录等,每次只讲一遍,语速稍慢。
  (二)开展榜样示范,授予倾听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反应来完成的。模仿不但能使人形成新的行为,也可使已有的行为得以加强或改变。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榜样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行为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认同的时候点头微笑,有疑问的时候要凝神思索。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学生看到教师认真倾听,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必要的话,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像老师这样专注听,你们会有新的收获。” 二是学生中的优秀者。对于这类榜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选出能常常做到专心倾听的学生,并郑重其事地加以表扬,还可以让他说说是怎样做到专心倾听的,中间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以便于学生学习,尽快地学会倾听。
  (三)运用小组交流,强化倾听的方法与技巧。新课改是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交流阶段,需要小组内成员把自学心得相互交流、讨论。组内4-6个成员,要求只能一人发言,其余认真听,听者要听懂发言者的收获、明白困难,找出共有的学习成果,以及没有弄懂的需要帮助的地方。这种交流是训练学生倾听方法与技巧最好平台,教师要把要求和方法细化,要求学生落实执行。
  总之,倾听能力的提高,练就一对聪耳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反复贯彻和持久训练,既要专项训练,又要运用榜样激励,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大量听的内容中听得进、听得懂、听得准,形成倾听习惯,掌握倾听艺术。
  参考文献:
  [1]秦冬梅,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尝试[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6月。
  [2]贾爱娟,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12。
  [3]刘彦霞,小学低年级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2。
  • 【发布时间】2014/8/30 14:10:36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