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美术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赵 蕾

【机构】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可是在初中阶段(七~九年级学段),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丰富,在学习美术时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有了一种成熟感,不再喜欢儿童绘画,开始追求表现真实感和立体感,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法,常常让学生感到眼高手低,总是觉得自己画的不好或不知怎么去画,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并采取了抑制态度,因此进入绘画的抑制期。由于绘画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也逐渐失去了兴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绘画抑制带来的影响,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呢?
        一、健全学生的审美心
        《美术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那些没有基础的孩子们来说,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现在还很难把握,以前的美术教育,就是因长期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与机械化的训练,扼杀了许多孩子的天性,约束了想像力,导致学生越学越没兴趣。强化不好,又不能忽视,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研究。选择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时既有用又感兴趣,这只能从实践中总结。初中美术教学的技能训练有自身的特点,与专业美术技能训练不同的是,它没有功利性,它只是为学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把美术技能训练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上,选择那些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又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法、技巧来让学生学习,如色彩的基本知识,透视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基本要素、素描的基本方法,国画的笔墨常识。对于写实的东西,初中生较难掌握,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学习,现在有些学校尝试用抽象弱化具象,用卡通训练写实,用制作代替绘画的效果就不错,这样可以把学生从单独的技法训练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
        二、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美术课程标准》在表述美术课程的价值时,把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主要价值进行了强调,旨在让人们了解认识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树立科学的美术课程观。从现在的美术教育来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较传统的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更加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一般的能力培养,还是加强专门能力的培养,都是着眼于人才教育的艺术教育思想,都要注重能力和情感的协调的发展。如在我们学习《春天的畅想》时,我让学生发挥想像,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春天,有几个学生就在美术本上画了几只王八,还拿着到处炫耀,别的同学对他们嗤之以鼻,而他们却不以为然。我问其中一位同学:“你为什么要画王八?”那个同学还振振有辞:“春江水暖鳖先知吗?”我又问:“你在春天见过王八吗?”那个学生很诚实:“没有。”我继续问:“你认为王八是最美的春景吗?”那个同学无言。于是我私下对那几位画王八的同学说:“如果你们是恶作剧,这是你们的天性,只能说明你们顽皮,如果你真以为王八是最美的春景,这说明你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如果别人画一个王八送给你,你会要吗?你肯定不会,这说明你们的价值观想往畸形发展。春天的美景那么些,我们要去寻找、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可你们为什么偏偏要选与本土文化不容东西呢,是想展示个性呢,还是想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也需要情趣。我不是批评你们,只是想告诉你们,我们看待生活要有积极的态度,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审视,情操要高尚,情趣要有品位,这样你们才会感觉生活的美好。”通过与学生交流,这几位学生逐渐纠正了审美的偏差,对美术有了正确认识,美术就是要表现美好的东西。这样的美术教学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创新现代的美术教育
        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形成现代文化心志,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学会开放和宽容。一般地说,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的。怎样创新,这就关乎到人才培养问题。现在有许多人对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钱学森之问”,这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怎样培养创新人才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美术,不是仅仅为了能画好一张画或创作出一件好作品,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做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
        四、学用效果的巧妙结合
        美术教学反映社会生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学生通过学习美术不仅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实用价值,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好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因此,加强美术的学习和应用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还能体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认为学得有用。如在教学时,我就曾经通过布置教室、布置学习园地、制作贺卡、练习插花,编制手抄报、布置自己的房间、设计服装等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来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应用来体会到学与不学的差异、认真学与不认真学差距,让他们通过体验来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探究,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2] 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 . 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沈阳:2006年4月。
  • 【发布时间】2014/8/30 14:17:20
  • 【点击频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