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我对“阳光体育活动”的一些思考

 

【作者】 何晓华

【机构】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所谓阳光体育,就是以“健康、阳光、运动、未来”为宣传口号,提倡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对于促进青少年思想品质、审美情趣、以及智力发育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把加强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力争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一、活动的意义。
  “阳光体育”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在学生间形成轻松快乐的交际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强健的体魄,锻炼学生勇于冒险和不怕失败的大无畏精神,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做到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具有与他人积极沟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自控能力。同时,“阳光体育”还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彰显我校“活动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一直以来,我校在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坚持“创意好、设计好、开展好、总结好、推广好”的思路,充分挖掘“阳光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通过系列化、生活化、特色化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质的发展,使其体魄、技能、智力、心理、思维、美育、团结、拼搏、竞争、协作等方面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二、学生素质现状。
  根据近三年学生常规体检汇总显示:学生肥胖率由2011年的3.15%增长到2012年的6.05%,视力不良率近三年平均超过70%,高二比高一,高三比高二视力下降幅度超过3%,学生身体异常2010年为2.58%,2011年为8.8%,2012年为13.15%,均呈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更加追求营养了,但在体质健康测试检测中,我校与全国一样,在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体质健康合格率下降,耐力、速度、力量明显不能与上世纪末相比。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不愿意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被占用,班主任、科任老师时不时的灌输一些消极锻炼的思想;家长的观念影响学生的锻炼,只重智育、轻视体育,只重营养、轻视锻炼,学生课余和假期被各种补习班占据;学生自己不重视体育锻炼,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怕吃苦、缺乏毅力、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是体育教师自身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教师责任心不强,体育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方法陈旧,体育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锻炼的兴趣。
  三是早操、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虽然时间得到保障,但是活动内容少,练习量不足,缺少新颖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四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较重的功利思想,由于体育不是高考考试内容之一,因此不重视体育课及体育锻炼。
  四、解决的办法。
  1、加强宣传。加大向社会、家长宣传的力度,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不仅要在学生当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根植人心。让所有学生明白,健康的身体是“1”,知识、技能、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口才等是“1”后面的“0”,没有“1”,后面的“0”再多,无非还是“0”,健康的身体是所有知识才能得以发挥的载体。也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形成阳光体育运动的意识,是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承和发扬我校良好的体育教研组组风,形成“学习型”的体育教研组,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保持发扬自身优势,发挥整体功能。要树立“软件超越硬件”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学习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撰写教学反思,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及高学历进修等,优化教师结构,在3-5年内要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抓好老带新这一传统工作,关心青年教师成长,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明确各自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和能手。
  3、开展好“一操两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关键就是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必需开展好“一操两活动”(即眼保健操5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30分钟、课外体育活动40分钟),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又能提高学生锻炼兴趣的活动内容。
  大课间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季节等情况,定期改进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活动内容。在推行好广播体操的基础上,与安全撤离疏散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老师的特点,自编课间活动内容,如徒手操、素质操、兔子舞、健美操、绳操、韵律操、32步等,冬季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下雨时还可以编制室内操等。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课间操质量,使其成为展示我校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亮丽风景线。
  课外体育活动:从我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组要合理安排好活动内容,进一步改进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方法(班内比赛,班与班比赛)现阶段可以与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编制多套锻炼内容,轮换使用。加强管理,与班主任密切配合,不断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眼保健操:充分发挥学生会、校团委等学生干部的作用,进行自主管理,提高锻炼效果,缓解眼疲劳。
  4、积极参加校内外竞赛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组建各支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原则,严格管理,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次数及内容,关心学生思(下转第64页)(上接第87页)想、学习、生活,使他们能自觉地投入到训练中去,在不断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对个别重点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排球进行重点扶植,采用生源基地校、挂靠和降分特招优秀运动员等形式,每年能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运动员,建立一支高水平运动队,为参加省市比赛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开展好春秋两次的综合性运动会,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在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学生的参与率、活动的教育性及体育文化性上做文章,努力改进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能自我展示的舞台,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展示能力,提升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扩大体育专业学生队伍、挑选专人精心训练,增创高考佳绩,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合格新生。
  5、有效利用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及分析报告,这是检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好坏的标准,身体机能增强没有、力量增大没有、速度提高没有、耐力下降没有、视力不良率增长没有通过检测就有一个直观的判断。为此,要加强测试的管理,专人负责、分年级交叉测试,将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作为体育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内容之一,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 【发布时间】2014/8/30 14:28:10
  • 【点击频次】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