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应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作者】 汤亚君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飞龙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奠基任务,我们要把它列为日常教学目标之列,从培养学生自学兴趣上努力,授予自学方法,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培养  过程  方法
  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成才至关重要,尤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倍速增加,更新快,周期短。如果仅靠在校学习的那点知识来作“长期的饭票”,显然不能登上今天前进的“客船”。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奠基学科,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任。然而,“应试”教育夺去了其培养市场,教师被迫地采用服务应试的良好方法---填鸭式,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道:“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培养上下功夫,使其具有良好的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一、要从低年级学生抓起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需要长期的训练,自学能力也不例外。因此,教师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忽冷忽热,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坚持从低年级抓起,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魏书生曾经给我们做出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象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象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象我经常从事小学数学低段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几乎是“零基础”,我们就不能因为学生人小,没有自学能力就放弃自学。相反,我们更要把之列为日常教学目标之中,经常开展,培养学生自学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发展自学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和运用
  自学不仅要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还要运用良好的自学方法。而低段学生在这两方面都还欠缺。当然,知识可在课堂上教学授之,而方法授予就需要专门开设学法课,加强学法指导和运用,进行学法训练。
  (一)举办学法指导讲座。由学校名师或聘请一些教育专家专门讲授学习方法问题。讲授的内容包括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等;通过讲授,使学生学会运用常规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上课怎么听课、做笔记,课后如何进行复习和巩固。学习完成一个单元或一册书后,如何复习、整理、归纳总结等。让学生懂得如何集中分配注意,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应用知识以及科学的安排时间,从而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新知教学进行。这是培养学生自学方法的主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方法,将数学学习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什么,就应该教给学生掌握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针对本学科学习的特点加以分析说明。这样,结合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方法,不仅针对性强,具体形象,而且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较好。
  (三)引导优生现身说法。优生是其他学生的同龄人,他们知识基础相同、智力背景相近,只是学习方法不同,其学习效果不一样,多半是方法不同所致。因此,用优生来作榜样,现身说法,比教师讲解更有效果和作用。例如让优生来说,他是如何记忆数学概念、如何提高口算能力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等方法经验,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效仿,起到作用。
  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和方法,就好像教给学生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钥匙,会比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英国社会学家调查几十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这些获奖者几乎都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掌握学习方法最重要。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学生源源不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保障。而小学生没有自学爱好,自然也就没有自学习惯,完全需要教师从“0”开始,加强培养。
  (一)由抱到扶,使其适应。传统教学,教师视学生为“不懂事的婴儿”,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需要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改变“老师抱着走”的作法,逐渐过渡到“老师扶着走”的学习之中,使其适应自学能力,成为学习主人。可以充分运用预习平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口算。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二)由扶到放,使其自主。当学生有了一定自学能力后,我们要尽量创设自学平台,提供自学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时,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三不讲”(不讲学生能看懂和学生会的、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节省时间,让学生来学习,教育学生要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自己确定重点、难点,遇到问题在自主不能解决时可通过有关的参考书进行解决。或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机会进行讨论、研究。
  总之,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知识千千万,我们是教不完的,学生也是学不完的,我们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使他们获得学习、生活、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够到一生受用。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自学兴趣,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使之形成良好自学习惯上努力,使其乐学、爱学、会学、终身学。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学导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王占媛,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N].中国教师报,2004年。
  【3】刘师佳,尝试教学法及发展浅探[J]. 江西教育,1988年。
  • 【发布时间】2014/9/29 10:55:02
  • 【点击频次】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