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巧用自制字卡 帮助学生识字

 

【作者】 耿 坤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无论人教版教材还是苏教版教材都遵循这一原则。所以一年级孩子入学两个月学完拼音之后,就进入了大量的识字阶段。在第一学期就要认识400字,然后逐渐增加,在一二年级就要认会1600-1800个字。这么多字对没有什么识字经验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在近几年低年级的教学中,我摸索出了“巧用自制卡片,在游戏中帮助孩子识字”的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我利用家长会,把识字计划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每课“绿色通道”(即二类字)里的字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成生字卡片。然后孩子们带到学校里,老师也自制一份生字卡,在课堂中采用各种生字卡游戏,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识记生字。
  一、我说你找
  孩子们将自制卡片放在桌子上排开,老师说某个字,孩子们立即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这个字,看谁的速度最快;如:老师说“物”,孩子们就快速在自己课桌上众多卡片中找出“物”这个字。记住的同学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即使没有记住这个字的同学,在看到周围同学举起的字时也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物”的卡片。在“找”的过程中记位字的“模样”,字的框架和结构不必在老师的分析中便记在心里了。除了师生玩还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来玩,甚至晚上还可以与家长一起玩。识记的结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连连贴贴
  老师把上下结构或都左右结构的字剪开,然后分两排贴在黑板上,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卡片对照一下,看看能不能连起来并组成自己手中卡片上的字。最快的同学便获得了到黑板连线并把自己的卡片贴到底下的权力。然后还可以当小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绿色通道中的字是: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我把每个字分割成两部分,写在黑板上:



  
  然后学生连线,并把手中的成字贴在下面的括号里就成了。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一定要把字的结构想清楚才能无误地组成新的生字。
  三、我藏你猜
  老师把生字藏在身后,告诉孩子们:“现在有一个生字朋友和你捉迷藏着呢,你能猜出它是谁吗?当然它一定是你本课拿着的生字卡片当中的”。于是孩子们开始猜。反正是本课的生字范围,孩子们漫无目的地猜就行。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便把字音记住了,我们的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
  四、连字成词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快。所以生字卡片就是帮助学生反复记忆的有力工具。我让学生将学过的生字卡放在一边,然后学习新字后,从学过的生字中找出可以与其组成词的字,看谁找得多找得对。最后将组成的词写在黑板上或者是贴在黑板上全班一起来认读。这样既帮助学生认识了新字,又复习了旧字,真可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
  五、制作表盘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转盘识字”,在人教版教材的教学中,我也学习了此种方法。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形近字的转盘,我们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生字表盘”,学生转动“偏旁针”就可以与表盘上的“部首”组成新字了。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制作表盘的过程就是掌握形近字、区别形近字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内转表盘认读生字并组词,在小组中进一步区别形近字、运用形近字。如:



                                      
  这个表盘不仅可以用于左右结构的形近字,而且可以用在上下结构、半包围、全包围等种种结构的字,只要在学习新字过程中注意形近字的积累并制作成表盘就可以了。
  六、猜谜游戏
  用字谜或者顺口溜来识记生字是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所以我经常出字谜,或自编顺口溜或查找一些字谜,让学生猜,只不住答案是要学生举起手中的生字卡片,并读出它的音,组个词罢了。时间长了,孩子们小脑袋转得也快,小手找得迅速,词也脱口而出了。如:“‘谁’不发言,‘土’来相伴”,孩子们很快猜出是“堆”,然后举起生字卡,并组词:“土堆”、“一堆”等。这样在猜谜游戏,学生还可以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造字规律呢。
  七、算加减法
  其实合体字无非就是把两个熟的独体字加起来,或者熟字加部首,又或者由某个字换一换部首。识记生字老师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规律。我在识字生字,常常让学生用生字卡片做“生字加减法”,让孩子们在算题过程中掌握生字。开始时,孩子们很好奇,“老师,生字也能列算式?”“当然能。瞧:‘(目)-(一)=(日)’”。学生们明白了,慢慢地还会算连加边减呢:(还)-(辶)+(土)=(坏)。孩子们一点就透,就在这加减法中怎能记不住生字呢?
  八、比赛注音
  俗话说得好:“好嘴唇不如个烂笔头”。认得再好,有些孩子落到笔上就会错,所以最终我会由“认”落到“写”。生字认会后,为了巩固对二类字的识记,把生字卡片放成一摞,然后老(下转第3页)(上接第37页)师一声令下:“开始注音”。孩子们拿起笔在一张张生字卡片上写上字的音节。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然后,同桌对一对答案。全对的自然有奖。长此以往,学生们的音节掌握也就扎实了。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自制生字卡片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与家长沟通好。个人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家长交流好。慢慢地孩子受益了,家长也就不排斥了,自然也就自觉地乐于制作字卡了。
  老师利用字卡做游戏,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种效果不会明显,而且家长会对我们实验的效果表示怀疑。
  取得的成效:
  通过此种方法,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再惧怕认字,二类字的掌握学生也不再“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各种测试中学生的出错率较低。
  寓教于乐,这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了。在识记生字方面,巧妙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组织各种游戏来识记生字,便能于让学生记住生字于无形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 【发布时间】2014/9/29 11:08:52
  • 【点击频次】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