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作业布置的策略

 

【作者】 李林芝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然而,有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是许多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抄作业。如何摆脱语文作业的窘境,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要思索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布置;策略
        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然而,有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是许多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抄作业。如何摆脱语文作业的窘境,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要思索的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阐述一点经验和方法,力求使学生能独立地有创造性的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是喜欢去完成!
        一、语文作业的重要性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觉得语文学科不像理科那么重要,他们觉得语文布置作业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可他们不知道语文作业同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巩固知识、训练能力、搞好预习和复习,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同时语文作业也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并对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完善和发展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语文作业的现状
        现在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主要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教师指定的生字生词的重复抄写或固定的教辅资料、练习册,并且多数练习思考题大而空,难又深,没有梯度,缺乏灵活性,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显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进而淡化语文学习的兴趣、动机,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厌学、弃学。
        三、语文作业布置策略
        解读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标不难发现,语文课后的一切作业都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积累和感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跳起来摘到“苹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根据这些要求,我对语文作业的布置实行开放化,打破了条条框框,我就作业的内容、作业的答案、完成作业的思维方式、途径以及作业的评价等方面实行全开放。
        一是课文学习类作业实行开放性。这类作业是指对课文学习进行巩固性复习的语文作业的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当天课文的学习等教学内容进行再分析、再创造性作业:可编写理解和应用型的语言文字辨析题、简答题、质疑题,可就课文的某个方面或整个内容进行鉴赏性的阅读,也可做读书笔记、写学后反思、发表个人见解。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题目内容与数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讲究个性与灵性,心得与悟惑,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二是实践活动类作业实行开放性。语文作业也可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成立文学社团、小记者协会、校园之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或者开展演讲会、辩论会、读书活动会,从社会生活中收集材料开展学习。
        三是拓展延伸类作业实行开放性。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向外拓展延伸。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课前课后可让学生阅读有关朱自清的作品,查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感悟朱自清的语言特色、艺术风格,写朱自清印象、或探究性文章等;又如学习有关春的古诗词,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诗句,也可让学生就有关诗词扩写、改写,或者用彩笔把有关诗句描绘成一幅幅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古典诗词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提升。
        这三种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评价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老师说了算,老师定框框。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开放性作业评价是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以教师评价为辅,教师宏观调控,构建结合家长、社会客观评价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抽查作业时,要对学生中做得好和不好的作业及时在课堂上点评,做好辅导工作。
        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生本教学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给我们陈旧的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减负提质”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然使命,我认为减负提质的最佳举措就是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使其收到训练的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4/9/29 11:25:38
  • 【点击频次】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