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运用新课标理念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初中英语 运用;
【正文】初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英语、丰富语言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爱英语、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今天,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日常教学,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应践行的课改之路。下面,是我在英语教学生涯中的一些心得,道出与君共勉。
一、创建“生为主、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用“想当然”行为方式施教,“填鸭式”地灌输学生知识,学生被动地迎合着,做着配角,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没有留恋价值。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即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主导者,起组织作用,就应致力于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我们英语教师要主动退避讲台,把课堂还于学生,积极开创“生为主、师为辅”课堂教学新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自主的获得英语素养。
二、鼓励学生制作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到认同感和成功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制作学具,实行有奖采用,这样既能辅助学生学习,又能在使学生获得学具被采用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进而课内也就敢于大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做到脱口而出。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一文时,可指导学生先预习有关表示动作的动词,然后在课后制作教具。第二天课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具带来了,如唱歌、跳舞、跳高、跳远等。教师把学生制作的同类教具放在一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 (she)doing?”和“Are you (they) doing...?”“Is he (She) doing...?”这些句式练得滚瓜烂熟。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得到了说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英语课上,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要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和语言环境,使其身临其境,打开思路,进入角色,严禁训斥学生,给他们造成不良心理影响。一堂课,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heavy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教师可叫三位同学上台,抱一抱学生的重量说:“A is heavy. B is heavier than A. C is the heaviest.” 重复heavier和heaviest,让学生跟读。然后继续说:“B is heavier than A.”“C is heavier than B.”“C is the heaviest of the three (all).”接着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说句子让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不少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就在宽松、民主、和谐中轻轻松松获取了知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教学关于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时,可以给出某人或某物正在做某事的部分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在干什么。例如,可以出示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的部分图片,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Can you guess?”学生就会提出很多问题“Is he playing the violin? Is he doing his homework...?”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五、授与学法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传道,更要授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学习。
(一)课前认真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为下一步听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要提高预习质量,我们要做到:①找出预习单元的中心话题,即明确本单元知识要点;②参照每单元后面的Checkpoint中的Gram及Useful and Expressions,熟悉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等;(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文中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自己觉得模棱两口的地方都可以称作为疑点、难点。在预习时,要做好笔记,记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情去听讲,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而在学生所疑惑的问题得到解答时,他们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兴趣也就增加了。
(二)课内要敢说。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说。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指名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更少主动参与。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在说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给学生纠正,加深其印象。只有学生主动参与配合,课堂英语才会“活”起来了,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大胆实践、体会中得到巩固提高。
(三)课后及时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在复习某些词语、句型时,不妨造一个句子、写一段或几小段互相联系的短文,尽量把学过的词组、短语、句子编织在短文中。同学间也可以互出话题,进行写作或者对话,然后再互相纠正对方的错误,加深印象。
上面,我表述了自己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看法和心得,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我想,只要我们对英语教学事业都捧着一颗心来,用爱施教,用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细节,夯实教学过程,就一定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蔚君,英语游戏[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理论与买践》,北京教育出版社。
一、创建“生为主、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用“想当然”行为方式施教,“填鸭式”地灌输学生知识,学生被动地迎合着,做着配角,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没有留恋价值。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即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主导者,起组织作用,就应致力于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我们英语教师要主动退避讲台,把课堂还于学生,积极开创“生为主、师为辅”课堂教学新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自主的获得英语素养。
二、鼓励学生制作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到认同感和成功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制作学具,实行有奖采用,这样既能辅助学生学习,又能在使学生获得学具被采用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进而课内也就敢于大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做到脱口而出。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一文时,可指导学生先预习有关表示动作的动词,然后在课后制作教具。第二天课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具带来了,如唱歌、跳舞、跳高、跳远等。教师把学生制作的同类教具放在一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 (she)doing?”和“Are you (they) doing...?”“Is he (She) doing...?”这些句式练得滚瓜烂熟。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得到了说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英语课上,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要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和语言环境,使其身临其境,打开思路,进入角色,严禁训斥学生,给他们造成不良心理影响。一堂课,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heavy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教师可叫三位同学上台,抱一抱学生的重量说:“A is heavy. B is heavier than A. C is the heaviest.” 重复heavier和heaviest,让学生跟读。然后继续说:“B is heavier than A.”“C is heavier than B.”“C is the heaviest of the three (all).”接着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说句子让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不少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就在宽松、民主、和谐中轻轻松松获取了知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教学关于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时,可以给出某人或某物正在做某事的部分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在干什么。例如,可以出示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的部分图片,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Can you guess?”学生就会提出很多问题“Is he playing the violin? Is he doing his homework...?”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五、授与学法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传道,更要授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学习。
(一)课前认真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为下一步听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要提高预习质量,我们要做到:①找出预习单元的中心话题,即明确本单元知识要点;②参照每单元后面的Checkpoint中的Gram及Useful and Expressions,熟悉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等;(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文中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自己觉得模棱两口的地方都可以称作为疑点、难点。在预习时,要做好笔记,记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情去听讲,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而在学生所疑惑的问题得到解答时,他们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兴趣也就增加了。
(二)课内要敢说。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说。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指名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更少主动参与。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在说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给学生纠正,加深其印象。只有学生主动参与配合,课堂英语才会“活”起来了,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大胆实践、体会中得到巩固提高。
(三)课后及时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在复习某些词语、句型时,不妨造一个句子、写一段或几小段互相联系的短文,尽量把学过的词组、短语、句子编织在短文中。同学间也可以互出话题,进行写作或者对话,然后再互相纠正对方的错误,加深印象。
上面,我表述了自己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看法和心得,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我想,只要我们对英语教学事业都捧着一颗心来,用爱施教,用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细节,夯实教学过程,就一定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蔚君,英语游戏[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理论与买践》,北京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4/4/2 22:11:23
- 【点击频次】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