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根据“快乐体育 ”的教学内涵和特点,对我国中学现行体育教学背景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快乐体育;可行性
一、快乐体育的产生背景
“快乐体育 ”教学思想产生于德国和日本,这种教学思想不仅具有超时代教学精神,而且有其特有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从历史背景来看,二战失败的德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条件接受战胜国的援助,以告别过去的军国主义教育。这为两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一股民主与自由的暖风。快乐体育思想的分析时间,恰逢德国和日本两国经济振兴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体育改变原有的僵化模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富有创新的一代新人。
受到德国和日本这种“快乐体育”思想的影响,自80年代中期以来,“快乐体育思想 ”渐渐步入我国人们的视线,我国许多体育教育从事者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理论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形成了从学生兴趣的下手,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丰富学生的体育情感,改变了以往固有的僵化模式,使学生养成快乐体育的习惯。
二、快乐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1、快乐体育的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 ”是指从终身教育和个性发展需求出发,从情感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情感、体育理论知识、锻炼方法以及运动能力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教学,寓健体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苦中乐。以此达到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主动锻炼身体的目的,使学生体验到从事、理解、创造体育运动的乐趣即快乐体育。
2、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
快乐体育是根据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来进行体育的学习。这样会自觉的发掘体育的乐趣,并实现把兴趣和情感当做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快乐体育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然成了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的体质、个性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主动学习、愉快发展 ”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倡导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情感教学出发,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体育运动的各种乐趣。
二是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结构中,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过程。主张体育教学应强调的是知识、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的三维结构。与此同时,快乐体育还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制定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体验到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三是在教法上,提倡启发式的创造教学,不断地创新,丰富体育教学的教法,贯彻体育教学学法的实效性。
四是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我国中学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落后
中国目前的体育教育一直沿袭着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体制与机制,把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全部放在体育运动的技能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过于刻意的追求单方向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由发挥空间。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产生厌恶感。
四、中学实施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针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引进快乐体育,使快乐体育的思想能够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下面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1、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和达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体育课的内容。不但解决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盲目性,加深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了解,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而且学生也会在体育运动学习中充满更多的动力。
2、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当学生在自己享受体育运动的同时,也会使他们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识到身体锻炼的方法和身体锻炼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使体育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生活内容,从而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进行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中学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要注意学生自我兴趣爱好的培养,自我个性的发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是一个捷径。以往的教学理论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也在一步步改革,而在这股教学改革的暖风下,我相信快乐体育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济川.科学地引进快乐体育的构想[J]福建体育科技,1998,17,(1):60-62
[2]庹红梅.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8-80
[3]高艳华.论快乐体育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5,(3):115-116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快乐体育;可行性
一、快乐体育的产生背景
“快乐体育 ”教学思想产生于德国和日本,这种教学思想不仅具有超时代教学精神,而且有其特有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从历史背景来看,二战失败的德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条件接受战胜国的援助,以告别过去的军国主义教育。这为两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一股民主与自由的暖风。快乐体育思想的分析时间,恰逢德国和日本两国经济振兴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体育改变原有的僵化模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富有创新的一代新人。
受到德国和日本这种“快乐体育”思想的影响,自80年代中期以来,“快乐体育思想 ”渐渐步入我国人们的视线,我国许多体育教育从事者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理论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形成了从学生兴趣的下手,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丰富学生的体育情感,改变了以往固有的僵化模式,使学生养成快乐体育的习惯。
二、快乐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1、快乐体育的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 ”是指从终身教育和个性发展需求出发,从情感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情感、体育理论知识、锻炼方法以及运动能力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教学,寓健体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苦中乐。以此达到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主动锻炼身体的目的,使学生体验到从事、理解、创造体育运动的乐趣即快乐体育。
2、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
快乐体育是根据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来进行体育的学习。这样会自觉的发掘体育的乐趣,并实现把兴趣和情感当做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快乐体育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然成了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的体质、个性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主动学习、愉快发展 ”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倡导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情感教学出发,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体育运动的各种乐趣。
二是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结构中,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过程。主张体育教学应强调的是知识、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的三维结构。与此同时,快乐体育还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制定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体验到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三是在教法上,提倡启发式的创造教学,不断地创新,丰富体育教学的教法,贯彻体育教学学法的实效性。
四是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我国中学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落后
中国目前的体育教育一直沿袭着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体制与机制,把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全部放在体育运动的技能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过于刻意的追求单方向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由发挥空间。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产生厌恶感。
四、中学实施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针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引进快乐体育,使快乐体育的思想能够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下面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1、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和达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体育课的内容。不但解决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盲目性,加深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了解,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而且学生也会在体育运动学习中充满更多的动力。
2、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当学生在自己享受体育运动的同时,也会使他们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识到身体锻炼的方法和身体锻炼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使体育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生活内容,从而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进行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中学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要注意学生自我兴趣爱好的培养,自我个性的发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是一个捷径。以往的教学理论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也在一步步改革,而在这股教学改革的暖风下,我相信快乐体育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济川.科学地引进快乐体育的构想[J]福建体育科技,1998,17,(1):60-62
[2]庹红梅.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8-80
[3]高艳华.论快乐体育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5,(3):115-116
- 【发布时间】2014/9/29 12:01:01
- 【点击频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