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传统道德在师范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滕秀花

【机构】 新疆兵团民族师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始发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师范生思想道德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一些高校中学生聚众斗殴、沉迷网络、偷窃等不良行为偶有发生。为此,增强师范学生的道德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责任。传统儒家道德规范在人才身心素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师范学校在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及策略上均要继承、借鉴传统优秀的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促进现代社会师范学生的德智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道德 师范学校 德育作用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高校教育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而单纯重视技能的培养,造成一些学生道德水平低下。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着社会的长远发展。本文在仔细调查分析高校学生整体道德教育素质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师范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推动师范学生增强自身的德育素质,为国家培养未来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 传统道德规范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德育教育史上延续了几千年,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技巧,都有独到且鲜明的特点。儒家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强调学生通过自我修养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提点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内在品质上反省自身,实现儒家的既定道德目标。强调自我醒悟修养到达修养巅峰的儒家教育方法在今天的师范教育课堂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教师的德育教育方法有良好的提点作用。
        二 当今师范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师范,顾名思义是教师形成的范本。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拥有能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技能与道德素养。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设备新信息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西方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走进传统教学课堂,师范准教师群体的思想与理念深受影响,纠正调整西方消极思想对准教师的影响是目前师范学校道德建设的重大课题。
        当代的师范学生在道德层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失孝行。当代学生没有体验过生活的困难,也更难体会父母的艰辛。与父母缺少沟通交流,因此不会关心体恤父母的辛劳,对父母生活状况、身体健康问题等缺少关心。有些学生甚至由于盲目攀比,为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压榨”年老的父母,“孝道”、亲情缺失。二是缺少诚信。有些学生为了自己的生存目标抛弃信念,甘愿投身社会污流,因此加强传统道德在师范学校的德育教育任务迫在眉睫。三是价值取向偏离,缺乏羞耻心的不道德行为随处可见。由于在校生意志薄弱无法在光鲜陆离的社会上控制自己的欲念、坚持正确的道德方向,任由不良嗜好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青少年道德败坏现象。诸如此类问题的发生,学生自身的问题不可无视,但是学校的道德教育才是关键所在。
        三 增强传统道德在师范德育中的作用的措施
        1.加强家庭的启蒙教育
        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坚持家庭教育在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中的培养作用。因此,家长应重视自身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以身作则。同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不良或不道德的行为坚决抵制。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合作
        儒家的教学理念是强调启蒙教师、社会环境、家长之间的合作培养。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教育在学生道德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有良好传统道德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优良环境的陶冶下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3.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应坚持继承与发扬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教育重视品德培养,也培养出了很多圣贤之人。他们合乎情止乎礼的品质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因此,师范学校应重视传统德育教育,严抓纪律,摆正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目标。
        4.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把传统道德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起来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主要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只有对学生进行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场所,才能够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完整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文以载道、教书育人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寓中华传统美德于各学科教育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必须抓住课堂的主渠道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努力研究德育目标与中华传统美德条目的结合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美德揉和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春风化雨般地把美德的甘露浸润到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准。
        四、结束语
        总之,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教育建设者,继承传统道德规范,坚持发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道德,增强传统道德在教育上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精华的要求。一些师范学生存在无视纪律、缺失孝道、扭曲价值趋向等道德缺失现象,师范教师要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道德意识,树立合乎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文莉.儒家传统道德教育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2]王文雄.浅析传统道德在师范德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3]陈李剑.谈高职学生优秀传统道德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任皓.传统道德对师范德育的渗透[J].教育战线,2011(5)
  • 【发布时间】2014/10/4 22:40:06
  • 【点击频次】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