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教师的职责是教.教什么?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习的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小学生除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外,还有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课上专心听讲、多动脑多思考、认真阅读、认真审题、大胆发言质疑问难、和认真做作业等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数学教学;习习惯;认真审题;质疑问难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后天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固定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许多教育家对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与高度的重视。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有效的去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效,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皮、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又如何去培养呢?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重要前提。专心听讲应包括看、听、想、说、做五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在讲课时应精神饱满,语言清晰,手段多样,使课堂引人入胜。
三、多动脑、多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如果不能积极动脑,就不能学好数学。只有勤动脑肯思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与辅导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不依赖他人。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四、认真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机会,并做必要的阅读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形成。要培养学生具有课前预习阅读、课内阅读、课后复习阅读习惯。因为,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五、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练习中很多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需要解答的习题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与思考,然后再确定解题的策略。对于计算题,先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对于解决问题的题型,要让学生读懂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求得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哪些是直接已知条件,哪些是间接已知条,再确定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选择题先弄懂题目要求,做出正确答案,再选择,也可用排除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所带来的益处。
六、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疑难问题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去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却不声不语,任凭不会,怕他人笑话。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有的知识就会糊里糊涂,一知半解,造成与以后的知识不连贯。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还会对以后的学习设下绊脚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懂就要问,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七、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与规范,作业的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美观,格式正确。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专心、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作业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习惯。许多学生完成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教师应加以指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学峰;帮助学困生学数学方法浅谈[J];华章;2010年06期
2.马春亭;;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探微[J];科学教育;2008年04期
3.高兴林;;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和分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4期
关键词: 数学教学;习习惯;认真审题;质疑问难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后天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固定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许多教育家对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与高度的重视。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有效的去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效,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皮、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又如何去培养呢?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重要前提。专心听讲应包括看、听、想、说、做五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在讲课时应精神饱满,语言清晰,手段多样,使课堂引人入胜。
三、多动脑、多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如果不能积极动脑,就不能学好数学。只有勤动脑肯思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与辅导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不依赖他人。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四、认真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机会,并做必要的阅读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形成。要培养学生具有课前预习阅读、课内阅读、课后复习阅读习惯。因为,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五、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练习中很多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需要解答的习题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与思考,然后再确定解题的策略。对于计算题,先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对于解决问题的题型,要让学生读懂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求得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哪些是直接已知条件,哪些是间接已知条,再确定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选择题先弄懂题目要求,做出正确答案,再选择,也可用排除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所带来的益处。
六、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疑难问题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去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却不声不语,任凭不会,怕他人笑话。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有的知识就会糊里糊涂,一知半解,造成与以后的知识不连贯。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还会对以后的学习设下绊脚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懂就要问,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七、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与规范,作业的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美观,格式正确。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专心、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作业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习惯。许多学生完成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教师应加以指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学峰;帮助学困生学数学方法浅谈[J];华章;2010年06期
2.马春亭;;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探微[J];科学教育;2008年04期
3.高兴林;;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和分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4期
- 【发布时间】2014/10/4 22:43:16
- 【点击频次】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