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情感教学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在心理学上,情感是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许多心理状态、体验和动机,即愉快、焦虑、痛苦、沮丧等均属于情感领域。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身上出现的情感障碍问题主要有三种:过分依赖、考试焦虑和挫折心理。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情感与情感障碍情感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无论这些因素多么错综复杂,主要还是来自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如果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抑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确利用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1心理学上的情感、情感障碍
在心理学上,情感是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许多心理状态、体验和动机,即愉快、焦虑、痛苦、沮丧等均属于情感领域。情感具有信号功能,也具有动力功能。有的外语教育专家认为,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机能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还有人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机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所谓情商(Emotion quotient,缩写为EQ),它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缩写为 IQ)一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199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Daniel Coloman)继承了萨洛维与梅耶的观点,把感情智商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魏书生认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是伴随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主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情感作为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一旦它的活动规律受到破坏,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态度上的紊乱,称之为情感障碍。
2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情感障碍问题
在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情感障碍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身上出现的情感障碍问题主要有三种:过分依赖、考试焦虑和挫折心理。
2.1过分依赖
2.2考试焦虑
2.3挫折心理
3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抛开智力因素不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主要来自学习者的情感方面,学习者对于课堂教学表现出的好恶,最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学生的情感以及如何把情感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以便去除学生的情感障碍,这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3.1师爱的情感教育
师生间的情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创造轻松愉快的、兴致盎然的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关心爱护的程度,都是师生情感交往不可缺少的。应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老师的同时也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学习。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尊重他们,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将对老师的爱延伸为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好感,从好感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3.2心理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是师生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师生间的心理协调是及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还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坚信自己能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3.3成功地情感教育
心理学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地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取成功地努力。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批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励各类学生,肯定外向型学生的大胆参与,鼓励帮助内向型学生从胆小羞怯的心境中走出来,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地喜悦。这样,可以很好地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媒体的情感教育
能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能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让学生直接感受,从而激起情感。纯正地道的英美录音、英文音乐歌曲、原版英文电影,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依赖老师的授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文卫平. 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研究. 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情感与情感障碍情感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无论这些因素多么错综复杂,主要还是来自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如果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抑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确利用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1心理学上的情感、情感障碍
在心理学上,情感是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许多心理状态、体验和动机,即愉快、焦虑、痛苦、沮丧等均属于情感领域。情感具有信号功能,也具有动力功能。有的外语教育专家认为,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机能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还有人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机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所谓情商(Emotion quotient,缩写为EQ),它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缩写为 IQ)一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199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Daniel Coloman)继承了萨洛维与梅耶的观点,把感情智商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魏书生认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是伴随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主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情感作为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一旦它的活动规律受到破坏,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态度上的紊乱,称之为情感障碍。
2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情感障碍问题
在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情感障碍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身上出现的情感障碍问题主要有三种:过分依赖、考试焦虑和挫折心理。
2.1过分依赖
2.2考试焦虑
2.3挫折心理
3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抛开智力因素不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主要来自学习者的情感方面,学习者对于课堂教学表现出的好恶,最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学生的情感以及如何把情感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以便去除学生的情感障碍,这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3.1师爱的情感教育
师生间的情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创造轻松愉快的、兴致盎然的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关心爱护的程度,都是师生情感交往不可缺少的。应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老师的同时也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学习。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尊重他们,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将对老师的爱延伸为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好感,从好感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3.2心理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是师生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师生间的心理协调是及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还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坚信自己能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3.3成功地情感教育
心理学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地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取成功地努力。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批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励各类学生,肯定外向型学生的大胆参与,鼓励帮助内向型学生从胆小羞怯的心境中走出来,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地喜悦。这样,可以很好地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媒体的情感教育
能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能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让学生直接感受,从而激起情感。纯正地道的英美录音、英文音乐歌曲、原版英文电影,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依赖老师的授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文卫平. 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研究. 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
- 【发布时间】2015/3/29 17:29:57
- 【点击频次】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