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骤减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杨猛春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东溪河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地处朝天区西部山区的东溪河乡小学为例,2008年“5.12”地震后创办全员寄宿制学校,撤并了全乡的10所村小,学生全部归到中心校就读,当时在校学生达1100余人。2010年秋季因政府打造教育园区撤销初中以后,在校学生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到2014年秋季,在校学生仅228人(含幼儿学前班),六个教学班;最大班额48人,最小班额仅18人,由一所九年制千人大学校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山区小学校。充足的生源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学生人数的逐年大幅度减少,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们毫无应对之策。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出现了学校的房子越来越好,教学设施设备越来越齐备,而老师却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的怪现象。近几年,特别是灾后重建完成后,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但也很难遏制学生向城镇和外省市学校流动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1、不堪“留守”,学生随父母外出求学。东溪河乡地处朝天西南部深山区,辖区内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很差。外出务工既能减少体力劳动强度,又能使家庭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因此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经商现象极为普遍,不放心孩子留守在家,就将孩子带到自己打工的城市上学。这是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我乡在外省市随亲就读的小学适龄儿童大约在200人左右。
  2、为了使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将孩子转入城市学校和私立学校就读。城市学校的环境、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要好于普通的农村小学。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家长常年外出务工,见多识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深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道理,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入城区学校就读,为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爷爷奶奶也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的现象也极为普遍。特别是私立的寄宿制学校更受家长的欢迎,多数外出打工的家长愿意把孩子放在私立的寄宿制学校,既省心又放心。因此,每学年我校大约有50余名学生转入城镇小学,这是我校生源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
  3、农村小学自身的原因,导致学校生源的流失。(1)、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很多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以期望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由于生源减少和学校规模变小,年轻教师也担心自己的前途而另谋出路。唯有年纪大的教师流动性差,占到教师总数的比例大,以我校为例,23名教师中,年龄最大的快满60岁,最小的也近30岁,30多岁的只有2名教师,平均年龄51岁;教师队伍性别失衡,23名教师中,仅3名女教师,且年龄都在50岁左右。教师的老龄化和性别比例的失衡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很多农村小学都创办了全员寄宿制学校,但学校的设施设备较差,生活教师对寄宿生的管理与私立寄宿制学校还有很大差别,管理还很粗放,不细心,不贴心,家长不放心。(3)、教育教学质量较差。农村小学还存在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很多学科无专业老师胜任,特别是艺体课由每位教师一人搭一两节分摊下去,实际上成了语数外。虽然有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大多数教师不会或不愿使用,因此,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很难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也导致了学生的流失。
  2. 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减少的应对之策
  1、逐步规范和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总觉得,小学学段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确实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要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彻底解决村民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反感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站在为人民服务,方便群众的立场上,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难题。创建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但是,目前我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远远不能取得广大村民的满意和信任,因此,必须规范和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实行寄宿制,学校需要舍得增加公用经费开支,要根据寄宿制学校的规划,扩建或改建现代化的学校教学用房,筹建标准化的学生食堂和寝室,配套内部设施,扩大规模,基本满足农村学生住宿就读的需要。因为如果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住处,而不能从学生身心发展考虑的话,家长还是会慎重考虑之后,将学生送到条件更加优越的学校去的。在生源的争夺中,学校实力决定着学生的去留!再次,构建的寄宿制学校还必须优化过程管理,特别是在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愉悦。寄宿制学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它承担着学生学习与生活多方面烦琐小事,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培养任务。可以说既当老师传授知识,又当爹妈管理饮食起居,工作交叉繁重,责任非凡。因而在教师配备上要多于其它非寄宿制学校。学校也必须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统筹兼顾、合理分工,逐步规范管理,逐年对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这一点上,可以结合农村学校已?经出现的学生数量锐减而教师人数富余的情况,将一部分教师先进行生活培训,转化为生活老师(当然,这一点还必须取得教育局的支持,对这些老师的考核,?职称等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让他们明确职能与要求,把握特点及方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构建优质的寄宿制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行“小班化”教学。生源减少,是近期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适应“小班化”教学的一种优势,相对于城市校来说,班额大,教师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关注。而“小班化”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地兼顾一般辅导和重点辅导,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关怀。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句话在生源萎缩的情况下对?我们再也不是一句口号了,而是关系到教师明天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加快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加大教学创新力度,创出一条适合农村教育的新路子来。我结合所看到的农村教师教学现状,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设想:一是针对一些老教师身体欠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情况,可适当进行分工调整,给这些人安排一些考勤,宿舍管理或者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让这些人既觉得学校给予了照顾,?又能觉得老有所为。?当然,这里的工作,不是学校的杂项任务,而必须是给他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和预期效果的,学校不能将其考虑为闲职,必须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考核与评比。二是针对部分老师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大规模开展“教师阅读”活动。三是创造性地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农村中小学校的教研工作,目前可以说是还处于一种欺上瞒下的状态之中,根本没有发挥必要的推动作用。所以,让我们的校长真正扑下身子,引领全体老师搞好教研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是要转变观念,变现在的个别教师单打独斗式教研为群体性研究,探讨变注重形式的开会模式为注重实效的交流模式。其次是要重视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必要时可以为教师创造展示交流的平台。再次是要重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要闲置教学资源。农村许多老师,都只是在别人听课的时候,才用一下电教设备,制作一个课件,还花了大量的时间,?请教了不少同志,这无形中对教学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教师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加大对老师计算机知识的本校培养提高,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教学技能比武,来促进教师对技术的掌握。四是要安排一些优秀教师出外学习考察,真正把外面的经验成果学习到,带回来。
  4、打造品牌学校与品牌教师,努力开拓生源渠道。我们要立足现实,但更要改变现实,想法设法建设特色学校,打造品牌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不懈努力。同时要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要让学校出名,让校长出名,让教师出名,让学生出名。在学校宣传这一点上,我总觉得我们农村小学校做得很不够,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忽视,才给学生外流创造了土壤。所以,我们农村小学校,要学会利用重大节日的文艺活动来宣传学校,要学会用一些土生土长的形式,去宣传我们的优秀教师,要学会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招徕和吸引一些学生回流。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想法,很多地方可能还要进一步商榷,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 【发布时间】2015/3/29 17:49:39
  • 【点击频次】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