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趣味识字教学

 

【作者】 张玉梅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趣味识字教学,顾名思义,在识字教学中增加趣味性,避免死记硬背,让学生不但善于学而且乐于学。中华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自幼儿阶段,孩子就开始识字,可以说识字伴随着孩子的一生。识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最基础的阶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趣味识字教学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三。首先,趣味识字,可以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使学生喜欢识字,从而扩大单个学生的识字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其次,通过趣味识字,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丰富想象,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最后,趣味识字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语文课堂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而面对非常枯燥的识字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
  一、多种方法激发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投入更多的经历去做。《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将生字形象的称为“生字娃娃”“蚕宝宝”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因而有效的避免了把识字当成繁琐的学习任务,进而转化成交朋友的过程。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
  1、儿歌识字法:通过编写儿歌进行识字教学。儿童对儿歌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儿歌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简短易懂的儿歌符合儿童的特点,很容易为儿童接受喜欢。如在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还可以通过儿歌“没头便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进行生字“草”的教学。
  2、字谜识字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编谜面,让学生猜谜底。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字音字形,理解字义,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教师出谜面“小弟弟,真淘气,头戴小兔帽,身穿弓字衣,一条腿站立,一条腿翘起”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猜出谜底。也可以让一个学生出谜面,师生共同猜谜底,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民主平等的友好型师生关系。
  3、故事识字法:即把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记住生字。例如在教学汉字“游”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要有水,游泳池大都是方形的,小孩子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再如“妹”可以变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总之,故事可以各式各样,因为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完成任务。
         4、比较识字法:由于学生年龄尚小,自身辨别能力又差,因此对于容易混淆的生字新词,教师要一一对比,讲清两者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通过比较识字,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发现两者的相同之点和不同之处便于掌握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青,清,晴,请,睛”这组字时便可以通过比较进行识字教学,之后还可以通过儿歌“草青青,水清清,太阳升便是晴,请你来做客,看东西用眼睛”来加强记忆。
         5、游戏识字法:一位教育家曾说“孩子们的工作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而游戏识字法就要求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创设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游戏,寓教于乐。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前把生字卡片制作成苹果的形状,然后把这些苹果粘贴在苹果树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采摘苹果认识生字,读对的同学还可以获得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这种采摘苹果的游戏识字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识字的机械化,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教师可以设计各式各样的游戏,像开火车,找朋友,当小老师等。
  二、采用多媒体手段引导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单凭老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明确而具体,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活学。生动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会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例如教师在教学“休”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休”的造字过程,依次展示图片:一个人躺在树下休息——简笔画——古代人识字的符号——楷体休字。这一过程中的生动形象性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动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快乐识字。
  三、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是读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读书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因此教师要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扩宽学生的识字渠道,激发识字兴趣。在阅读中识字,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在课文中识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到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单个汉字,逐层展开,正确深刻的进行识字认字。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儿童喜欢看童话故事书,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以书为伴,日积月累,扩大识字量。此外教师应该悉心关心并指导儿童阅读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文艺读物,像《安徒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西游记》等经典著作。
  四、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在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扩展与补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观察,把生活当成识字的大课堂。广告牌,包装袋,各式各样的标语都是学生识字的资源。将汉字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识字的意义和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更加激起学生的识字愿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总之,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他们无疑会是学习的发现者。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当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的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学以致用,自得其乐。
  • 【发布时间】2015/3/29 18:06:00
  • 【点击频次】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