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 娟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城关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多媒体与化学教学整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增大课堂容量,还能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之不足。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多媒体  应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校园出现,成功地入驻教室,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初中化学在这场教学变革中也得到了新技术、新媒体的惠及,正走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路上。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但给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拓展学生接收渠道,还能创设图文并茂、声像辉映的教学情境,快速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的确,与化学教学整合,能给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保障作用。
  一、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热衷,其首要原因就是它的激趣功能。它能把知识寓于多种媒介中,如图像、声音、动画、视频、文字中,改变了传统“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模式,能调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加之这些媒体在交互设计下,能使无声文字语音化、静态文本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微观变化宏观化,让学生能听到传统听不到的声音、能看到传统无法看清的实验现象。这不但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二、能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但随着年级增高,学生互动于教学中的主动性越来越弱,很多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师生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特别是以讲解为主的、不善激趣的“讲师”课堂。而在多媒体手段辅助下,特别是现在电子白板和智能大屏电视辅助课堂教学的今天,教师可远离讲台,融入到学生互动对话中去,这就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对话。而在传统,教师为了板收方便,往往站在黑板上,只能用语言、目光接触、手势等方式来引导课程,与学生交流。这种方式显然没有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效果明显。当教师离开讲台,走向学生当中时,只要用手中的感应笔就可以完全实现对电脑和屏幕的控制,由此打破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只能在电脑前使用鼠标的限制和不便,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和自由,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连续。学生在教学现场或是通过电脑观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也不用忙于记笔记而无暇思考、练习,可以专心听课与思考、讨论与探究,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交流,产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授课完毕,我们还可以运用其回放功能和漫游功能,再现课堂教学,记录下刚才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板书内容,也可存储,以便让学生考试前重新温故或查漏补缺。
  三、能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影响课堂容量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师淡化讲解外,板书速度、实验设计快慢、学生接受力大小、练习设计难易程度、活动过程长短等,都制约着课堂容量。而这一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都可以轻易解决或实现。教师板书和学生笔记我们可以不放在课上或少置于课堂进行,课前备课可有效预设,只适当板书必要内容。实验设计由于软件自带仪器模型,我们可以信手拈来设计,可节省找器材的时间。教学活动过程我们根据软件的时间固定设置,可以做到准确控制。对于训练题型,网上的远程教学资源中配有大量的习题可供学生练习,教师只要针对学生稍加改造就是一份很好的课堂练习,可以直接呈现给学生。这些都为课堂增容提供了便捷,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就可设计更多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化学实践,这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显然有了保证。 
  四、能有效弥补实验教学之不足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概念、规律的有效工具和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或时间或空间或危险等原因,我们不能把所有实验都放到课堂进行。对于这些必需的实验,我们就只能借助多媒体来弥补它的不足。例如:铁制品生锈实验,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实验,我们就只能采取同角度的间断录像,慢镜快放,让学生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见到铁制品生锈全过程。对于一些危险大的实验,如爆炸或腐蚀性强的实践,我们也只能改为多媒体模拟演示,如 Cs与水的反应太剧烈,可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对比 Na 与水的反应。另外,还可用视频模拟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给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产生的水倒流至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破裂;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造成水倒流,大试管破裂;还有做稀释浓硫酸时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的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其严重后果,更深刻体会到操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性,巩固操作规程。
  尽管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作用巨大,但我们不能“以机代教”,满堂“机灌”,忽视教师作用的多媒体教学论是永远借误的观点,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全盘采用模拟演示。虽然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实验过程,也能把化学实验过程展现在课堂中,更有利于观察、更有利于把抽象的、微观的、危险的化学过程展现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了许多烦琐的讲解过程。但是,不要忘了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多媒体品质有多高,它在科学性、趣味性上都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模拟实验与实际操作实验,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不能完全取替代实际动手操作实验。二是屏幕展示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板书。必要的板书还是需要的,我们得现场进行。三是不能用“人机交流”来完全替代师生对话。四是不能完全为了大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小敏,初中化学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探讨[J].广西教育,2012。
  [2]胡彩明,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J].科技广场,2007。
  [3]王屹,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4]朱似梅,化学课堂运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5。
  • 【发布时间】2015/3/29 18:09:11
  • 【点击频次】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