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谈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沈付文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银杏开发区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语文课标中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语文教学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高效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且会学知识。怎样构建高效课堂呢?以阅读教学为例,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阅读者、计算者和思考者。人往高处走,进取是人的本性。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让学生先充分的进行自学,了解学情,明确学生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或理解得不够清楚,来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在研修课上,辛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在识字教学环节,只重点指导了“融”字的学习,这就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定的目标并认真去落实。再比如《桥》这一课,赵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进行提炼,得到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文中的老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组织教学,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展现了教师对全局的把握,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二、大胆取舍,活用教材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 教学一篇课文,除了要落实的生字、新词教学以及明白所表达出的人文内涵,受到的思想教育外,其他在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还应该教什么,教师必须有明确的选择。就《桥》这篇课文来说,可教的内容有很多。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小小说结尾的意外法;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文章语言的凝练之美,这些都让人难以割。但是我们一节课毕竟只有40分钟,教学一篇课文除去必须落实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外,所剩时间不会太多。其实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全学段的高度,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大胆取舍,只要是既定的学习目标达成,即为高效。从《桥》这课的教学来看,他们的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适当,能够根据教材和学段要求来选择恰当的内容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桥》这一课,赵老师主要抓住“老支书”这一形象展开教学,通过对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的描写的探究,使同学们认识了临危不乱,大公无私、关心群众、父爱如山的老汉形象。对于教材内容其它内容大胆舍弃,因而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可以说是高效的课堂。同一题材的课文,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至于小小说那种设置悬念,结尾了乎意料的写作特点,在教学中只要点到即可,学生自己完全能体会到,多读几篇这样的小说,就完全能参透这种表达方式。
  三、教学流程设计合理
  现在语文课采用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有利于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但忽视了语文工具性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篇文章中列举了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的课例。
  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事物和联想”,于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一)认识“事物和联想”
    1、读第9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是联想。
    2. 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那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99%的美)
    3. 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
  (二)拓展延伸,实践操练
    1、读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1、修改短文,荷花
  2、修改后交流。
  首先认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联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然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这样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通过运用将事物和联想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认识——实践——迁移”的非常完整的学习方法教学流程。
  四、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现在很多学校校园网已开通,电子白板、手提电脑已走进课堂。各种音频、视频、图像能够及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我们如果只从书本上感受潮来潮去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口说无凭的感觉,要是从网上搜出涨潮的视频让学生看一看,就会给学生切实的感受。
  总之,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追求高效灵动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把功夫下在课前,琢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我们要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和学生一道去探究、去感受、去成长。
  • 【发布时间】2015/3/29 18:19:14
  • 【点击频次】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