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化学记忆方法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化学知识比较繁杂、零散,初学化学的同学,会感到难记易忘,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 记忆方法
化学知识比较繁杂、零散,初学化学的同学,会感到难记易忘,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理解记忆
俗话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才能灵活运用。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
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可以预防碘缺乏病。测定市场销售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的方法是:将食盐在酸性条件下与试剂X反应生成碘单质(I2),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IO3+6X+6HCl=6KCl+3I2+3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此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给信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的化学式,如果学生只是背诵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而对其实质和内涵没有清楚地理解,不会应用,便难于做出正确的解答。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很多,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些学生常常用背诵的方法来学习,以为背下来就是学会了,这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大弊端。要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概念中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剖析
二、趣味记忆
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必要的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东西,例如常用的元素符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碱和盐的溶解性等。有些内容虽然是有道理的,但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暂不要求知道为什么,例如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对这些内容,可以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将它们熟练的记住。为防止枯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学生刚一开始学化学,需要记忆一些常用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实践证明,把常用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做成小卡片,即一面写元素名称,一面写元素符号,用正、反两面对照记忆的方法:读名称,写符号;看符号,写名称,可以使学生将常用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很快地记下来,并能熟练地书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课本中介绍了9种,若再补充一个“第10名”钛,可将这10种元素分成两组进行记忆: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分成三组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20号元素,则可分成四组记忆: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干巴的古文难记,有韵味的古诗就容易记。把某些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其合辙压韵、朗朗上口,学习兴趣大增,记忆效果提高。例如量筒的使用:量筒干燥而洁净,大小选准要放平,凹面刻度和视点,三点一线成水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砝码要用镊子取,左物右码需记清。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领:左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应注明,生成气沉淀,箭号来表明,千万别忘记,系数要配平。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我的名字叫氧气,说来人人都熟悉,无色无臭又无味,加压降温变液体,咱在水中微溶解,足够鱼儿来呼吸,我有一副热心肠,支持燃烧创奇迹,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我是你的好朋友,造福人类建功绩。
有乐趣的学习,意味着积极追求,生动活泼,学习不会成为负担。相反地,枯燥呆板的学习,不假思索的学习,却标志着学习中“亮出了黄牌”,将会导致难记易忘和学习的低效。
三、多通道记忆
人类是靠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收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增强记忆。
就拿化学方程式来说吧,学习化学,离不开记化学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没有任何人否认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考试中,却很少有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出现任何错误,可谓初学化学者的一个难关。
怎样才能把化学方程式记住,方法之一,就是联系化学反应事实。课本中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都配合有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有什么现象发生,对这些一清二楚,写方程式便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记忆效果自然比那种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是实验科学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只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既看又听,效果会好得多,约能记忆65%,因为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通过视听的同步反馈,能在大脑皮层上激发多点兴奋,形成很多通路,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从而使记忆的机理一体化得以发挥,使记忆痕迹强化,加速记忆和提高记忆,收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四、对比记忆
把相类似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辨别异同,防止混淆,有助于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例如元素符号,有些大写字母相同,小写字母不同,如Ca、Cu、Cl等,有些小写字母相同,大写字母不同,如Na、Ba、Ca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再如,将H2、C、CO三种不同的还原剂还原CuO的三个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将Fe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显示不同的化合价,生成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好地掌握相类似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对比也是理解概念、记忆概念的好方法。例如元素和原子,原子和分子,原子和离子,混合物与化合物,点燃与燃烧,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鉴别和鉴定,分离和提纯,沉淀和结晶,盐酸和氯化氢,电离和电解,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酸根和酸酐等等,都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
参考文献:
1周述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 华章. 2009(12)
2 孙德锐,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6)
3 李仁军,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新课程(教师). 2010(12)
4 肖玉芬,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石油教育. 2009(06)
5 张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 华章. 2009(24)
6 失雪琴,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
7邹彦明,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生命线[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关键词:初中化学 记忆方法
化学知识比较繁杂、零散,初学化学的同学,会感到难记易忘,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理解记忆
俗话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才能灵活运用。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
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可以预防碘缺乏病。测定市场销售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的方法是:将食盐在酸性条件下与试剂X反应生成碘单质(I2),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IO3+6X+6HCl=6KCl+3I2+3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此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给信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的化学式,如果学生只是背诵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而对其实质和内涵没有清楚地理解,不会应用,便难于做出正确的解答。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很多,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些学生常常用背诵的方法来学习,以为背下来就是学会了,这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大弊端。要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概念中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剖析
二、趣味记忆
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必要的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东西,例如常用的元素符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碱和盐的溶解性等。有些内容虽然是有道理的,但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暂不要求知道为什么,例如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对这些内容,可以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将它们熟练的记住。为防止枯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学生刚一开始学化学,需要记忆一些常用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实践证明,把常用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做成小卡片,即一面写元素名称,一面写元素符号,用正、反两面对照记忆的方法:读名称,写符号;看符号,写名称,可以使学生将常用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很快地记下来,并能熟练地书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课本中介绍了9种,若再补充一个“第10名”钛,可将这10种元素分成两组进行记忆: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分成三组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20号元素,则可分成四组记忆: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干巴的古文难记,有韵味的古诗就容易记。把某些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其合辙压韵、朗朗上口,学习兴趣大增,记忆效果提高。例如量筒的使用:量筒干燥而洁净,大小选准要放平,凹面刻度和视点,三点一线成水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砝码要用镊子取,左物右码需记清。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领:左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应注明,生成气沉淀,箭号来表明,千万别忘记,系数要配平。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我的名字叫氧气,说来人人都熟悉,无色无臭又无味,加压降温变液体,咱在水中微溶解,足够鱼儿来呼吸,我有一副热心肠,支持燃烧创奇迹,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我是你的好朋友,造福人类建功绩。
有乐趣的学习,意味着积极追求,生动活泼,学习不会成为负担。相反地,枯燥呆板的学习,不假思索的学习,却标志着学习中“亮出了黄牌”,将会导致难记易忘和学习的低效。
三、多通道记忆
人类是靠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收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增强记忆。
就拿化学方程式来说吧,学习化学,离不开记化学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没有任何人否认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考试中,却很少有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出现任何错误,可谓初学化学者的一个难关。
怎样才能把化学方程式记住,方法之一,就是联系化学反应事实。课本中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都配合有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有什么现象发生,对这些一清二楚,写方程式便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记忆效果自然比那种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是实验科学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只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既看又听,效果会好得多,约能记忆65%,因为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通过视听的同步反馈,能在大脑皮层上激发多点兴奋,形成很多通路,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从而使记忆的机理一体化得以发挥,使记忆痕迹强化,加速记忆和提高记忆,收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四、对比记忆
把相类似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辨别异同,防止混淆,有助于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例如元素符号,有些大写字母相同,小写字母不同,如Ca、Cu、Cl等,有些小写字母相同,大写字母不同,如Na、Ba、Ca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再如,将H2、C、CO三种不同的还原剂还原CuO的三个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将Fe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显示不同的化合价,生成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好地掌握相类似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对比也是理解概念、记忆概念的好方法。例如元素和原子,原子和分子,原子和离子,混合物与化合物,点燃与燃烧,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鉴别和鉴定,分离和提纯,沉淀和结晶,盐酸和氯化氢,电离和电解,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酸根和酸酐等等,都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
参考文献:
1周述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 华章. 2009(12)
2 孙德锐,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6)
3 李仁军,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新课程(教师). 2010(12)
4 肖玉芬,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石油教育. 2009(06)
5 张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 华章. 2009(24)
6 失雪琴,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
7邹彦明,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生命线[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 【发布时间】2015/4/21 9:50:27
- 【点击频次】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