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如何更加高效

 

【作者】 于 波

【机构】 新疆克拉马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者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复自省对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每节课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目标就是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不少教学内容适合于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同样是教学设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支撑这一核心目标的背景知识,通过选择,利用这些背景知识组成指向本节课知识核心的,极富穿透力和启发性的学习材料,提炼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这样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教材设计更好的学习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上课时,教师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却不会做,可怕的是,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
  作为教师,如何教好学生,我一直很困惑。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与对教学的认识,和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启发很深。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没有什么好处,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形成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过程。如学推导公式定理之后,首先让学生归纳方法思路,每章结束之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拓展引伸,结合实际撰写小论文。这样就给学生充分探究空间,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与学生要互相交流。作为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3、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情境的教学策略。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教学材料,通过教学材料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返璞归真,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努力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1)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根据教材知识要点,创设以学生生活为素材或具有生活背景的问题情境,采取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
        (2)游戏情境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3)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策略:围绕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情境,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参与,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建构新知识。
   4、教学评价的策略。教师要以自己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激励学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起学生内在的旧知与学习新知的矛盾,有目的地制造一种强烈认识情感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心理状态。
  教师应当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情感投入,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的情感基调,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精神、能力、想象、语言、技巧的感染,与学生产生情感谐调效应。
  新一轮高中数学教学变化是巨大的,它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内容。高中数学在新课程基本理念下不只有这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相信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的深入进行,将会有更多的创造性的教学新策略被运用于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15/5/3 11:17:58
  • 【点击频次】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