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直面挫折 笑对人生——谈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作者】 钟丽丽

【机构】 山东乳山市育黎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心态失常、轻生等不适应社会行为时常发生,观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从孩子智力、体能、年龄特征等实际能力出发,而盲目追求,任意拔高目标,使孩子学习负担加重、思想压力增大,导致了现代中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软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难。我作为一名家长和老师也深深地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特别在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历练。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挫折教育是一剂良药。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在对于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要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偏离正确的轨道。
        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历经坎坷、挫折,那么我们如何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会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使其对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与困难事先有充分的估计,心理有所准备,就会减轻挫折感,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勇气。可以利用班会开展“直面挫折,笑对人生”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父母要正确关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在物质生活上很纵容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过于溺爱,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把胡闹当聪明,时常有意无意地袒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这样容易形成自私、任性、胆小怕事,结果只能使孩子失去自己开拓生活的意志。一旦偶尔不能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便大哭大闹,失去理智。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到真正的爱,既要反映出尊重孩子的人格、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又要能善待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地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绝不无原则地迁就和让步,不放任孩子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3. 老师要明确批评的目的和注意批评的艺术
        与学生接触时间长的还是我们老师,作为一名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把学生的错误指出来,而又不挫败他们的积极性呢?
        1)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之前,要首先弄清学生犯错误的来龙去脉,进行符合实际的恰如其分的批评,允许学生申辩,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认识错误,指出改正的方法,启发他们自觉改正。
        2) 注意批评语言的分寸尺度,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对学生的教育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句子,最好不用或极少用“不准”、“不行”、“不能”、“不要”等否定的语言,这样不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将“但是”改为“如果”。
        3) 将质问的语气变为平和的语气,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4.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急速发展时期,心理脆弱、敏感,如经常遭受重大的精神打击和接连不断的挫折,就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和家庭要尽可能预测和改变重大挫折的情景,以避免学生受到更大的心理伤害。但这不等于说要对学生过分保护,不让他们经历任何挫折。事实证明,适度的挫折经历,对于个人挫折承受力的锻炼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挫折的承受力也是一种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或利用一些挫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地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积累经验,不断成熟。如孩子跌到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遇到难题,不要急于给他讲解,引导他自己动脑筋等。
        5.教给孩子处理挫折的方法:
        1)化解面对挫折的恐惧心理。我曾经给学生看了一个实验:把胡萝卜、鸡蛋、咖啡豆都放在沸水里,观看三种物质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总结它们代表的是哪种人,进而他们也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2)合理的宣泄。当遇到挫折时,不要憋在心理,可以找老师、同学、好朋友、家长倾诉,听听他们的看法,或许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或者听听音乐、爬爬山放松自己。
        3)正视挫折,克服挫折。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哪位父母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我们家长应尽力培养孩子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努力培养孩子的韧性,经受挫折的能力和挫折后的恢复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 【发布时间】2015/5/3 11:19:56
  • 【点击频次】487